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汉阿状语对比及阿拉伯人学习汉语状语偏误预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选题依据第11页
    1.2 本文中对比研究的对象第11-12页
    1.3 本文对比研究的性质第12页
    1.4 本文涉及的对比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文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汉阿语法对比概述第15-19页
    2.1 汉语和阿拉伯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及语言类型第15页
    2.2 汉阿在语法层面的差异表现第15-19页
        2.2.1 阿拉伯语语法属于显性语法,汉语语法属于隐性语法第15-16页
        2.2.2 阿拉伯语的刚性语法与汉语的柔性语法第16-17页
        2.2.3 阿语语序比较灵活,汉语相对固定第17页
        2.2.4 阿语中复杂的虚词系统第17-19页
第3章 汉语阿拉伯语状语对比及偏误预测第19-52页
    3.1 汉语和阿拉伯语对状语的界定不同第19-20页
    3.2 汉阿状语与中心语语义关系对比第20-26页
        3.2.1 状语对中心语的描写作用第21-22页
        3.2.2 状语对中心语的限制作用第22-26页
    3.3 汉阿状语与中心语位置对比第26-29页
        3.3.1 汉语状语位置分析第26-27页
        3.3.2 阿拉伯语状语位置分析第27-29页
    3.4 汉阿能够充当状语的语言单位对比第29-46页
        3.4.1 汉语中能够充当状语的语言单位第29-31页
        3.4.2 阿拉伯语中能够充当状语的语言单位第31-33页
        3.4.3 汉阿可以充当状语的语言单位对比及偏误分析第33-34页
        3.4.4 汉语中的特殊状语形式第34-46页
    3.5 汉阿状语成分标志对比第46-48页
        3.5.1 汉语状语成分标志第46-48页
        3.5.2 阿拉伯语状语成分标志第48页
    3.6 汉语和阿拉伯语状语的语义指向问题第48-49页
        3.6.1 汉语状语的语义指向分析第48页
        3.6.2 阿拉伯语的语义指向分析第48-49页
    3.7 汉阿多项状语的顺序结构对比及偏误预测第49-51页
        3.7.1 汉语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第49-50页
        3.7.2 阿拉伯语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第50-51页
    3.8 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对阿拉伯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状语成分掌握情况的测试析第52-57页
    4.1 测试设计第52-54页
        4.1.1 测试的目的第52页
        4.1.2 测试对象及背景说明第52-53页
        4.1.3 测试重点第53页
        4.1.4 测试问卷的设计情况第53-54页
        4.1.5 测试的过程第54页
    4.2 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第54-56页
    4.3 偏误分析结果的验证情况第56页
    4.4 阿汉状语教学难点分析第56-57页
第5章 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附录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汉语微电影课程教学初探
下一篇:《四世同堂》词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