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第二节 选题缘起 | 第10页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把”字句的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把”字句的本体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述评 | 第14-20页 |
一、“把”字句的偏误研究 | 第14-16页 |
二、“把”字句教学研究 | 第16-18页 |
三、“构式—语块”理论下的“把”字句教学研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构式语法理论 | 第20-23页 |
第一节 构式理论简介 | 第20-21页 |
一、构式理论的产生 | 第20页 |
二、构式理论的概念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构式语法 | 第21-23页 |
一、构式语法简介 | 第21页 |
二、构式语法的优点 | 第21-22页 |
三、“把”字句的构式分类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构式理论的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的偏误分析 | 第23-39页 |
第一节 韩国学生使用“把”字句偏误情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韩国学生使用“把”字句偏误类型 | 第24-39页 |
一、位移构式中的偏误 | 第24-27页 |
二、变化构式中的偏误 | 第27-29页 |
三、认同构式中的偏误 | 第29-31页 |
四、处置构式中的偏误 | 第31页 |
五、致使构式中的偏误 | 第31-32页 |
六、不如意构式中的偏误 | 第32-33页 |
七、其他类型偏误 | 第33-39页 |
第四章 基于构式理论的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的偏误成因 | 第39-43页 |
第一节 母语迁移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回避使用“把”字句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把”字句与致使句的混淆 | 第41页 |
第四节 不能正确掌握对“把”字句的构式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基于构式理论的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教学设计 | 第43-62页 |
第一节 “把”字句的位移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43-46页 |
一、位移构式分析 | 第43-44页 |
二、位移构式教学设计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把”字句的认同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46-49页 |
一、认同构式分析 | 第46-47页 |
二、认同构式教学设计 | 第47-49页 |
第三节 “把”字句的变化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49-52页 |
一、变化构式分析 | 第49页 |
二、变化构式教学设计 | 第49-52页 |
第四节 “把”字句的处置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52-55页 |
一、处置构式分析 | 第52-53页 |
二、处置构式教学设计 | 第53-55页 |
第五节 “把”字句的致使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55-58页 |
一、致使构式分析 | 第55页 |
二、致使构式教学设计 | 第55-58页 |
第六节 “把”字句的不如意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58-61页 |
一、不如意构式分析 | 第58页 |
二、不如意构式教学设计 | 第58-61页 |
第七节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