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定时时间副词的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现代汉语中不定时时间副词分析 | 第14-28页 |
第一节 不定时时间副词的界定及分类 | 第14-22页 |
一、不定时时间副词的界定 | 第14-16页 |
二、不定时时间副词的分类 | 第16-22页 |
第二节 不定时时间副词的分析 | 第22-28页 |
一、语义分析 | 第22-23页 |
二、语法功能分析 | 第23-26页 |
三、语用分析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留学生学习不定时时间副词的偏误分析 | 第28-47页 |
第一节 偏误的调查及统计 | 第28-33页 |
一、不定时时间副词的偏误情况的调查及统计 | 第28-30页 |
二、不定时时间副词的偏误类型的调查及统计 | 第30-33页 |
第二节 偏误的类型 | 第33-38页 |
一、不定时时间副词使用位置的错误 | 第33-34页 |
二、不定时时间副词选择的错误 | 第34-36页 |
三、遗漏了不定时时间副词 | 第36-37页 |
四、不定时时间副词的误加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偏误的成因 | 第38-47页 |
一、不定时时间副词的复杂性 | 第39页 |
二、母语、媒介语的负迁移 | 第39-40页 |
三、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40-41页 |
四、目的语知识的不足 | 第41-42页 |
五、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 第42-43页 |
六、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43-47页 |
第三章 不定时时间副词的教学建议 | 第47-57页 |
第一节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47-49页 |
一、教材的释义要科学、准确、有针对性 | 第47-48页 |
二、编排上注重系统讲解和分类讲解相结合 | 第48页 |
三、增加对比的内容 | 第48页 |
四、加强练习的设计 | 第48-49页 |
五、提高不定时时间副词的复现率 | 第49页 |
第二节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 第49-55页 |
一、坚持教学原则 | 第49-50页 |
二、改进教学方法 | 第50-52页 |
三、加强偏误分析 | 第52-53页 |
四、加强对比分析 | 第53页 |
五、重视练习,少讲多练 | 第53-54页 |
六、努力培养学生语感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对留学生学习的建议 | 第55-57页 |
一、增强对老师的信任,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 | 第55页 |
二、克服畏难心理和回避的交际策略,勇于尝试 | 第55页 |
三、减少母语与汉语的简单互译,消除词语对等观念 | 第55-56页 |
四、重视词语间的搭配,形成语块记忆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