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烟用香精香料概况 | 第10-12页 |
1.2.1 烟用香精香料的定义、分类以及作用 | 第10-11页 |
1.2.2 烟用香精香料的组分特点 | 第11-12页 |
1.3 烟用香精香料前处理和测试技术进展 | 第12-15页 |
1.3.1 烟用香精香料的前处理 | 第12-13页 |
1.3.2 烟用香精香料的分析测试技术 | 第13-15页 |
1.3.2.1 气相色谱技术 | 第13-14页 |
1.3.2.2 液相色谱技术 | 第14-15页 |
1.4 色谱指纹图谱与烟用香精香料质量控制 | 第15-19页 |
1.4.1 色谱指纹谱图 | 第15-16页 |
1.4.1.1 指纹图谱分析的重要参数 | 第15-16页 |
1.4.1.2 构建色谱指纹图谱的主要步骤 | 第16页 |
1.4.2 指纹谱图的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 第16-17页 |
1.4.3 烟用香精香料质量控制现状与难点 | 第17-19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 第20-25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2.2.2 样品制备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4页 |
2.3.1 最佳波长选择 | 第21页 |
2.3.2 梯度条件优化 | 第21-23页 |
2.3.3 方法重现性考察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烟用香精香料HPLC-UV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25-38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3.2.1 色谱条件 | 第25页 |
3.2.2 前处理条件 | 第25-26页 |
3.2.3 样品表 | 第2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6页 |
3.3.1 低粘度烟用香精香料HPLC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 | 第26-29页 |
3.3.1.1 色谱指纹图谱 | 第26-28页 |
3.3.1.2 共有峰的标定及共有峰相对百分含量数据表的构成 | 第28-29页 |
3.3.2 中等粘度烟用香精香料HPLC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 | 第29-33页 |
3.3.2.1 色谱指纹图谱 | 第29页 |
3.3.2.2 共有峰的标定及共有峰相对百分含量数据表的构成 | 第29-33页 |
3.3.3 高粘度烟用香精香料HPLC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 | 第33-36页 |
3.3.3.1 色谱指纹图谱 | 第33页 |
3.3.3.2 共有峰的标定及指纹图谱数据的构成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模拟不合格烟用香精香料样品的模式识别分析 | 第38-49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4.2.1 加热破坏实验过程 | 第38-39页 |
4.2.2 掺兑实验过程 | 第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4.3.1 加热破坏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4.3.2 加热破坏样品的聚类分析结果 | 第42-44页 |
4.3.3 掺兑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4.3.4 掺兑样品的聚类分析结果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烟用香精香料的初步定性研究 | 第49-55页 |
5.1 引言 | 第49-5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5.3.1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用于烟用香精香料的初步定性研究 | 第50-52页 |
5.3.2 液质联用技术用于烟用香精香料定性研究 | 第52-53页 |
5.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5-57页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6页 |
6.3 论文的不足与值得再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7页 |
附录1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介绍 | 第61-65页 |
1.1 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骡 | 第61页 |
1.2 相似系数的测度 | 第61-62页 |
1.3 聚类分析的类型 | 第62页 |
1.4 举例 | 第62-65页 |
附录2 质谱图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