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分析的《论语》海外传播与认知研究--以“和”为对象及美国学界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论语》中“和”的内涵 | 第9-15页 |
1.1 “和”以“礼”、“仁”为本 | 第9页 |
1.2 “和”不是单纯的“同” | 第9-10页 |
1.3 “和”与“中”密切相关 | 第10-11页 |
1.4 “和”与“争”的关系 | 第11-12页 |
1.5 近现代中国学者对“和”内涵的发掘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和”在美国学界的传播与认知情况分析 | 第15-22页 |
2.1 《论语》之“和”在美国学界的传播 | 第15-16页 |
2.2 将“和”解读为寻求社会与法制的和谐 | 第16-17页 |
2.3 在文化上重视“和”与“礼”的联系 | 第17-18页 |
2.4 “和”在孔子教育思想中的表现 | 第18-19页 |
2.5 不可避免的认知偏误 | 第19-20页 |
2.6 “和”在文化交流上的独特解读 | 第20-21页 |
2.7 被忽视的人与自然、个人内心之“和”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的价值 | 第22-26页 |
3.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启示 | 第22-23页 |
3.2 在文化交流上的启示 | 第23页 |
3.3 在国家文化战略上的启示 | 第23-26页 |
结语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后记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