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汉英言语幽默比较及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9页
    1.1 提出问题第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8页
        1.2.1 理论意义第7页
        1.2.2 实际意义第7-8页
    1.3 研究方法与设计第8页
    1.4 论文结构第8-9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9-12页
    2.1 幽默相关研究第9-10页
        2.1.1 幽默的内涵、类型和主题第9页
        2.1.2 分领域中的幽默研究第9-10页
    2.2 对外汉语教材的趣味性现状研究第10-12页
第三章. 幽默与对外汉语教材第12-19页
    3.1 幽默及其表现形式第12-13页
        3.1.1 幽默的定义第12页
        3.1.2 幽默与笑话、滑稽、喜剧等第12-13页
        3.1.3 幽默与民族性格、地域第13页
    3.2 对幽默语篇的幽默要素分析第13-14页
    3.3 幽默的判断标准第14-15页
    3.4 幽默对对外汉语教材的意义第15-16页
        3.4.1 幽默与趣味性第15页
        3.4.2 幽默的普遍功能第15-16页
        3.4.3 幽默的教育功能第16页
        3.4.4 幽默的交际功能第16页
    3.5 对典型的对外汉语教材的幽默性分析第16-19页
        3.5.1 教材常见主题分析第17页
        3.5.2 教材内容分析第17页
        3.5.3 课文举例第17页
        3.5.4 教材语料选编的处理第17-19页
第四章. 汉英言语幽默的对比研究第19-39页
    4.1 汉英言语幽默的幽默技巧对比分析第19-25页
        4.1.1 汉语言语幽默技巧分析第19-22页
        4.1.2 英语言语幽默的幽默技巧分析第22-24页
        4.1.3 汉英言语幽默技巧对比第24-25页
    4.2 汉英言语幽默主题的对比分析第25-30页
        4.2.1 汉语言语幽默主题分布情况第25-27页
        4.2.2 英语言语幽默主题分布情况第27-29页
        4.2.3 汉英幽默主题对比第29-30页
    4.3 汉英母语使用者识解特征对比第30-31页
    4.4 问卷调查及对统计结果的分析第31-39页
        4.4.1 调研问卷前期准备及结果统计第32-35页
        4.4.2 调研数据对比分析第35-39页
第五章. 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建议第39-49页
    5.1 幽默语篇幽默要素的分析对课文编写的启发第39-40页
    5.2 汉英幽默技巧和幽默主题的对比对课文编写的启发第40-44页
        5.2.1 把幽默主题和课文主题相结合第40-41页
        5.2.2 设置具有幽默性格的人物形象第41-42页
        5.2.3 运用化干戈为玉帛的事件第42页
        5.2.4 使自然和文化“活”起来第42-43页
        5.2.5 注重语场和语类第43页
        5.2.6 对英语国家倾向的幽默主题可以采取的态度第43-44页
    5.3 汉英母语者识解特征的对比对课文编写的启发第44-45页
        5.3.1 注重对主观体验的处理第44页
        5.3.2 语义上注重对立关系第44-45页
    5.4 调研统计结果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启发第45-47页
        5.4.1 综合汉英幽默框架和内容第45页
        5.4.2 重视幽默语料背景第45-46页
        5.4.3 多种幽默技巧并用第46页
        5.4.4 重视汉字本身的幽默第46页
        5.4.5 对教材选编文学作品的建议第46-47页
        5.4.6 英语母语者难以解读的汉语幽默对课文编写的启示第47页
    5.5 用汉语文化对通用的幽默进行改进第47-48页
    5.6 树立推广汉语文化的意识第48-49页
        5.6.1 关注教材细节第48页
        5.6.2 利用相声等中国传统幽默形式来推广汉语第48-49页
结语第49-51页
附录第51-57页
    附录1:针对中国学生实验性汉英言语幽默调研问卷第51-53页
    附录2:针对外国学生实验性汉英言语幽默调研问卷第53-55页
    附录3:汉英言语幽默调研问卷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热身板块的考察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文本分析的《论语》海外传播与认知研究--以“和”为对象及美国学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