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各种食用油论文--植物油论文

叶酸脂质体的制备及高叶酸玉米调和油的研发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脂质体概述第13-19页
        1.1.1 脂质体的结构与分类第14-15页
        1.1.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第15-16页
        1.1.3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指标第16-17页
        1.1.4 脂质体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17-19页
    1.2 叶酸概述第19-22页
        1.2.1 叶酸的结构及性质第19-20页
        1.2.2 叶酸的吸收代谢及生理功能第20-21页
        1.2.3 叶酸常用检测方法第21页
        1.2.4 叶酸产品的研发第21-22页
    1.3 营养调和油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3.1 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22-23页
        1.3.2 常见食用油及营养价值第23-24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主要创新点第24页
    1.5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6 研究路线第25-27页
第2章 叶酸稳定性考察和方法选择第27-37页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7-29页
        2.1.1 材料与试剂第27-28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28-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2.1 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PBS)第29页
        2.2.2 叶酸标准曲线绘制第29页
        2.2.3 叶酸的稳定性考察第29-30页
        2.2.4 叶酸包埋方法的选择第30页
        2.2.5 脂质体膜材料的筛选第30-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36页
        2.3.1 叶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2-33页
        2.3.2 叶酸稳定性考察第33-34页
        2.3.3 叶酸包埋方法的筛选结果第34-36页
        2.3.4 脂质体膜材料筛选结果第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叶酸脂质体的制备及优化第37-55页
    3.1 材料与设备第37-38页
        3.1.1 材料与试剂第37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37-38页
    3.2 实验方法第38-42页
        3.2.1 制备工艺及要点第38-39页
        3.2.2 叶酸含量的测定第39-40页
        3.2.3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选择第40-41页
        3.2.4 透析法测定分析第41页
        3.2.5 单因素试验第41-42页
        3.2.6 响应面分析优化制备工艺第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3.3.1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第42-43页
        3.3.2 叶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3-44页
        3.3.3 包封率测定方法选择第44页
        3.3.4 透析法测定分析第44-45页
        3.3.5 单因素试验第45-48页
        3.3.6 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第48-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高叶酸均衡营养玉米调和油制备第55-68页
    4.1 材料与设备第55-56页
        4.1.1 材料与试剂第55-56页
        4.1.2 仪器与设备第56页
    4.2 实验方法第56-58页
        4.2.1 GC-MS分析条件的确定第56页
        4.2.2 脂肪酸成分的测定第56-57页
        4.2.3 油的甲酯化处理第57页
        4.2.4 均衡营养玉米调和油的配制第57页
        4.2.5 单因素试验第57-58页
        4.2.6 高叶酸均衡营养玉米调和油正交试验分析第5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8-66页
        4.3.1 均衡营养玉米调和油的配制第58-60页
        4.3.2 GC-MS分析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第60-62页
        4.3.3 单因素试验第62-64页
        4.3.4 调和油制备工艺正交实验分析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高叶酸均衡营养玉米调和油性质测定第68-80页
    5.1 材料与设备第68-69页
        5.1.1 材料与试剂第68-69页
        5.1.2 仪器与设备第69页
    5.2 实验方法第69-72页
        5.2.1 调和油及常见植物油理化性质的测定第69-70页
        5.2.2 调和油货架期的预测及稳定性研究第70页
        5.2.3 调和油中叶酸的测定第70-7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72-79页
        5.3.1 过氧化值的比较分析第72页
        5.3.2 酸价的比较分析第72-73页
        5.3.3 几种油其他理化性质的比较分析第73-74页
        5.3.4 玉米调和油其他理化指标第74页
        5.3.5 玉米调和油的货架期第74-75页
        5.3.6 玉米调和油的稳定性第75-76页
        5.3.7 叶酸脂质体粒径的测定第76-77页
        5.3.8 玉米调和油中叶酸含量的测定第77-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全文结论第80-81页
    6.2 创新点第81页
    6.3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9页
导师简介第89-91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乳清蛋白磁性纳米粒子药物载体的制备及载药性研究
下一篇:圆板型压电振子机械调频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