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气调储藏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充二氧化碳气调 | 第11页 |
| ·充氮气气调储藏 | 第11-12页 |
| ·稻谷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 第12页 |
|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SPME 目前的发展情况 | 第12-13页 |
| ·SPME 基本原理 | 第13页 |
| ·SPME 仪器设备 | 第13页 |
| ·影响固相微萃取效果的因素 | 第13-14页 |
| ·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14-17页 |
| ·本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稻谷挥发性物质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18-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 ·材料 | 第18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18页 |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18-1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4页 |
| ·固相微萃取头的选择 | 第19-20页 |
| ·萃取样品量的选择 | 第20-21页 |
| ·萃取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 第21-22页 |
| ·平衡时间及解析时间的选择 | 第22-23页 |
| ·精密度的确定 | 第23-24页 |
| ·稻谷挥发性物质的鉴定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 第28-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材料 | 第28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28页 |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5页 |
| ·不同水分含量下稻谷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 第32-36页 |
| ·不同储藏温度下稻谷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 第36-41页 |
| ·不同氧气浓度下稻谷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水分含量对稻谷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储藏温度对稻谷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第46页 |
| ·氧气浓度对稻谷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稻谷储藏期间理化指标的变化 | 第47-5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 ·材料 | 第47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47页 |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 ·稻谷脂肪酸值随储藏时间的变化 | 第48-53页 |
| ·稻谷电导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 | 第53-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不同储藏条件对稻谷脂肪酸值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不同储藏条件对稻谷电导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稻谷挥发性成分与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59-6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9页 |
| ·材料 | 第59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59页 |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59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 ·不同水分含量下稻谷挥发物与脂肪酸值和电导率的相关性 | 第59-61页 |
| ·不同储藏温度下稻谷挥发物与脂肪酸值和电导率的相关性 | 第61-62页 |
| ·不同氧气浓度下稻谷挥发物与脂肪酸值和电导率的相关性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64-67页 |
| ·稻谷挥发物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64页 |
| ·稻谷储藏期间挥发物的变化 | 第64-65页 |
| ·稻谷储藏期间理化指标的变化 | 第65-66页 |
| ·稻谷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变化 | 第65-66页 |
| ·稻谷储藏期间电导率的变化 | 第66页 |
| ·稻谷储藏期间挥发物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