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读变调习得偏误的优选论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1.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声调理论 | 第7-11页 |
| ·连读变调的界定 | 第7页 |
| ·连读变调的描写性研究 | 第7-8页 |
| ·连读变调的解释性研究 | 第8-11页 |
| ·连读变调习得研究 | 第11-13页 |
| ·母语者连读变调习得研究 | 第11页 |
|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 第11-13页 |
| ·连调组模式的偏误分析 | 第12-13页 |
| ·区分教学对象的专项研究 | 第13页 |
| ·优选理论 | 第13-17页 |
| ·优选论对普遍语法的意义 | 第14页 |
| ·优选论的评估方式和应用范围 | 第14-15页 |
| ·对已知制约条件的排序方法 | 第15-17页 |
| 2.问题及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 ·从习得状况的角度 | 第17-18页 |
| ·从偏误分析的角度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9-20页 |
| 3.实验研究 | 第20-39页 |
| ·实验一 | 第20-25页 |
| ·实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实验结果 | 第22-24页 |
| ·讨论 | 第24-25页 |
| ·实验二 | 第25-39页 |
| ·前测 | 第25-26页 |
| ·前测材料和被试 | 第25页 |
| ·前测结果及分组 | 第25-26页 |
| ·假词命名实验 | 第26-32页 |
|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 ·实验材料和被试 | 第27-28页 |
| ·实验结果 | 第28-32页 |
| ·偏误分析 | 第32-37页 |
| ·优选论框架下的分析 | 第32-36页 |
| 排序 | 第32-35页 |
| 验证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页 |
| ·其它偏误的分析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4.综合讨论 | 第39-41页 |
| 5.结论 | 第41-43页 |
| 附录 | 第43-47页 |
| 附录一 实验一词表 | 第43-44页 |
| 附录二 实验二词表 | 第44-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