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6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乳清蛋白的分类和应用 | 第11-13页 |
·乳清蛋白的分类 | 第11页 |
·乳清蛋白的应用 | 第11-13页 |
·乳清蛋白的功能性质 | 第13-15页 |
·乳清蛋白的改性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酶法改性 | 第15-16页 |
·化学改性 | 第16页 |
·物理改性 | 第16-17页 |
·乳清蛋白的结构研究形状 | 第17-19页 |
·蛋白质结构简介 | 第17-19页 |
·乳清蛋白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 | 第19-23页 |
·简介 | 第19页 |
·原理 | 第19-20页 |
·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应用 | 第21-23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23-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 第26-45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乳清蛋白成分测定 | 第28-29页 |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 | 第29-30页 |
·溶解性测定 | 第30页 |
·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测定 | 第30页 |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测定 | 第30页 |
·流变性测定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3页 |
·乳清蛋白成分分析 | 第30-31页 |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溶液的功能性质影响 | 第31-43页 |
·DHPM对乳清蛋白溶液的溶解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DHPM对乳清蛋白溶液的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DHPM对乳清蛋白溶液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DHPM对花生球蛋白溶液的流变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5-63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实验试剂 | 第45-46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 | 第46页 |
·形貌变化观察 | 第46-47页 |
·粒度分析 | 第47页 |
·X-衍射分析 | 第47页 |
·差式扫描热量法分析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61页 |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形貌的影响 | 第47-49页 |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粒度的影响 | 第49-55页 |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5-59页 |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热变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分子结构的影响 | 第63-78页 |
·前言 | 第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实验试剂 | 第64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4-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 | 第65页 |
·SDS-PAGE电泳分析 | 第65页 |
·琉基基团分析 | 第65页 |
·表面疏水性分析 | 第65-66页 |
·紫外吸收光谱法分析 | 第66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6页 |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分子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琉基基团含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动态高压微射流积水对乳清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紫外吸收光谱图分析结果 | 第70-72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特征吸收峰分析结果 | 第72-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引言 | 第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 第78页 |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78-79页 |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乳清蛋白分子结构的影响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