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5-16页 |
1.1.1 听力理解的重要性 | 第15页 |
1.1.2 听力理解中的的元认知 | 第15-16页 |
1.1.3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策略中的地位 | 第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1.2.1 第二语言听力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2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 | 第18-20页 |
1.2.3 元认知的定义与分类 | 第20-22页 |
1.2.4 第二语言听力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1.3 研究目的与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1.3.2 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8-37页 |
2.1 研究问题 | 第28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3.1 问卷调查法 | 第28-29页 |
2.3.2 访谈法 | 第29页 |
2.3.3 统计分析法 | 第29-30页 |
2.4 研究工具 | 第30-31页 |
2.5 研究程序 | 第31-32页 |
2.6 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2.6.1 问卷数据的收集 | 第32页 |
2.6.2 访谈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2.7 来华留学生汉语听力元认知调查表的有效性 | 第33-37页 |
2.7.1 调查表的信度分析 | 第33页 |
2.7.2 调查表的效度分析 | 第33-37页 |
第三章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37-72页 |
3.1 简介 | 第37页 |
3.2 样本基本态度题项分析 | 第37-38页 |
3.3 样本元认知总体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38-44页 |
3.3.1 样本汉语听力元认知知晓情况总体分析 | 第38-40页 |
3.3.2 关于元认知策略具体策略运用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 第40-44页 |
3.4 年龄与元认知在听力中运用情况的相关分析 | 第44-51页 |
3.4.1 样本的年龄分布 | 第44-45页 |
3.4.2 年龄与元认知知识的相关分析 | 第45-50页 |
3.4.3 年龄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 | 第50-51页 |
3.5 性别与元认知在听力中运用情况的相关分析 | 第51-54页 |
3.5.1 样本的性别分布 | 第51页 |
3.5.2 性别与元认知知识的相关分析 | 第51-53页 |
3.5.3 性别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分析 | 第53-54页 |
3.6 地域与元认知在听力中运用情况的相关分析 | 第54-60页 |
3.6.1 样本的地域分布 | 第54页 |
3.6.2 地域与与元认知知识的相关分析 | 第54-57页 |
3.6.3 地域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分析 | 第57-60页 |
3.7 汉语水平与元认知在听力中运用的相关分析 | 第60-63页 |
3.7.1 样本的汉语水平分布 | 第60页 |
3.7.2 汉语水平与与元认知知识的相关分析 | 第60-61页 |
3.7.3 汉语水平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分析 | 第61-63页 |
3.8 听力成绩与元认知在听力中运用的相关分析 | 第63-70页 |
3.8.1 样本的听力成绩分布 | 第63-64页 |
3.8.2 听力成绩与元认知知识的相关分析 | 第64-68页 |
3.8.3 听力成绩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分析 | 第68-70页 |
3.9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第72-75页 |
4.1 提升听者对自己的认知 | 第72页 |
4.2 注重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 第72-74页 |
4.3 提升学生的非语言能力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5-7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5.1.1 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元认知运用的总体情况 | 第75页 |
5.1.2 有个体差异的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元认知运用情况 | 第75-76页 |
5.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76-77页 |
5.2.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76-77页 |
5.2.2 不足之处 | 第77页 |
5.3 后续研究设想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