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1-2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1.5 特色和创新点 | 第25-2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7-54页 |
2.1 学生心理焦虑与人力资本积累 | 第27-33页 |
2.1.1 学生心理焦虑的界定 | 第27-28页 |
2.1.2 学生心理焦虑的广泛性 | 第28-29页 |
2.1.3 学生心理焦虑对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第29-31页 |
2.1.4 学生心理焦虑对其他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第31-33页 |
2.2 心理疗法类干预方案及其推广可行性 | 第33-36页 |
2.2.1 心理疗法类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 | 第33-35页 |
2.2.2 心理疗法类干预推广的可行性 | 第35-36页 |
2.3 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其他潜在方案 | 第36-43页 |
2.3.1 提高学校质量的干预 | 第37-39页 |
2.3.2 经济干预 | 第39-41页 |
2.3.3 健康卫生服务干预 | 第41-43页 |
2.4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43-49页 |
2.4.1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必要性 | 第44-48页 |
2.4.2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可行性 | 第48-49页 |
2.5 成本-效益核算说明 | 第49-54页 |
2.5.1 成本-效益表示方法 | 第50页 |
2.5.2 成本的核算说明 | 第50-52页 |
2.5.3 影响效果的核算说明 | 第52-54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 | 第54-67页 |
3.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54-59页 |
3.1.1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 第54-55页 |
3.1.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第55-56页 |
3.1.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第56-59页 |
3.2 健康理论 | 第59-62页 |
3.2.1 健康生产函数 | 第59-60页 |
3.2.2 健康卫生服务需求理论 | 第60-61页 |
3.2.3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 第61-62页 |
3.3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 | 第62-67页 |
3.3.1 影响评估研究 | 第62-64页 |
3.3.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 | 第64-65页 |
3.3.3 随机干预实验方法 | 第65-67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样本描述与实证分析方法 | 第67-87页 |
4.1 实验项目概况及实验数据的整合 | 第67-70页 |
4.1.1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项目的概况 | 第67-69页 |
4.1.2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数据的整合 | 第69-70页 |
4.2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 第70-78页 |
4.2.1 样本选择 | 第70-71页 |
4.2.2 基线调查 | 第71-72页 |
4.2.3 干预方案 | 第72-76页 |
4.2.4 评估调查 | 第76-78页 |
4.3 样本分布及样本特征 | 第78-83页 |
4.3.1 样本分布 | 第78-81页 |
4.3.2 样本学生特征 | 第81-82页 |
4.3.3 样本学生特征的平衡性检测 | 第82-83页 |
4.4 主要测量变量解释 | 第83-86页 |
4.4.1 心理焦虑水平的测量 | 第84-85页 |
4.4.2 数学成绩的测量 | 第85-86页 |
4.5 实证分析方法 | 第86-87页 |
第5章 学生心理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87-102页 |
5.1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现状 | 第87-99页 |
5.1.1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整体现状 | 第87-90页 |
5.1.2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地区差异 | 第90-93页 |
5.1.3 学生学业表现与心理焦虑的关系 | 第93-94页 |
5.1.4 学生个人特征与心理焦虑的关系 | 第94-96页 |
5.1.5 父母是否在家与学生心理焦虑的关系 | 第96-99页 |
5.2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9-101页 |
5.2.1 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 | 第99页 |
5.2.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99-10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第102-119页 |
6.1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分析 | 第102-105页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第102-103页 |
6.1.2 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 | 第103-105页 |
6.2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第105-110页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第106-107页 |
6.2.2 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 | 第107-110页 |
6.3 健康干预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110-118页 |
6.3.1 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110-111页 |
6.3.2 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第111-11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7章 健康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119-124页 |
7.1 健康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第119-122页 |
7.1.1 眼镜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第119-120页 |
7.1.2 营养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第120-121页 |
7.1.3 信息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第121-122页 |
7.2 健康干预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第122-123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8页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24-126页 |
8.2 研究结论启示 | 第126-127页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58页 |
附录 | 第158-201页 |
附表1: 整合八个试验数据所使用的Stata变量手册 | 第158-161页 |
附表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 | 第161-165页 |
附表3: 53个县(区)名称及其对应开展的试验 | 第165-167页 |
附表4: 试验1的调研问卷 | 第167-171页 |
附表5: 试验2的调研问卷 | 第171-177页 |
附表6: 试验3的调研问卷 | 第177-182页 |
附表7: 试验4的调研问卷 | 第182-185页 |
附表8: 试验5的调研问卷 | 第185-188页 |
附表9: 试验6的调研问卷 | 第188-193页 |
附表10: 试验7的调研问卷 | 第193-197页 |
附表11: 试验8的调研问卷 | 第197-201页 |
致谢 | 第201-2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203-2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