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阿拉伯学生的汉语教学概况 | 第11-14页 |
1.5 汉语偏正复句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第2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偏正复句特点概述 | 第16-21页 |
2.1 汉语偏正复句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17-18页 |
2.2 阿拉伯语偏正复句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18-19页 |
2.3 阿拉伯语和汉语中的偏正复句的差异 | 第19-21页 |
第3章 对阿拉伯学生习得汉语偏正复句的问卷调查 | 第21-25页 |
3.1 问卷调查的概况 | 第21-22页 |
3.2 语料的搜集和处理 | 第22-23页 |
3.3 语料统计结果 | 第23-25页 |
第4章 汉语偏正复句中关联词的偏误分析和原因 | 第25-32页 |
4.1 转折关系 | 第25-27页 |
4.1.1 转折关系偏误分析 | 第26页 |
4.1.2 转折关系偏误的原因 | 第26-27页 |
4.2 因果关系 | 第27-28页 |
4.2.1 因果关系偏误的分析 | 第27-28页 |
4.2.2 因果关系偏误的原因 | 第28页 |
4.3 假设条件关系 | 第28-29页 |
4.3.1 假设条件关系的偏误分析 | 第28-29页 |
4.3.2 假设条件关系的偏误原因 | 第29页 |
4.4 让步关系 | 第29-30页 |
4.4.1 让步关系的偏误分析 | 第29-30页 |
4.4.2 让步关系的偏误原因 | 第30页 |
4.5 目的关系 | 第30-31页 |
4.5.1 目的关系的偏误分析 | 第30-31页 |
4.5.2 目的关系的偏误原因 | 第31页 |
4.6 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针对阿拉伯学生学习汉语偏正复句关联词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 第32-35页 |
5.1 教学方法和教材 | 第32页 |
5.2 教学和媒体 | 第32-33页 |
5.3 建议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