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豆豉和腐乳中耐盐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语表第11-12页
1 引言第12-24页
    1.1 豆豉、腐乳概况第12-14页
    1.2 豆豉、腐乳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状况第14-15页
    1.3 乳酸菌概述第15-16页
    1.4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第16-21页
    1.5 乳酸菌的应用现状第21-22页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2-24页
2 材料第24-27页
    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2 指示菌株第24页
    2.3 实验药品和试剂第24-25页
    2.4 培养基第25-26页
    2.5 主要仪器设备第26-27页
3 实验方法第27-35页
    3.1 豆豉和腐乳中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第27页
    3.2 耐盐菌株的筛选第27页
    3.3 耐盐菌株的鉴定第27-29页
    3.4 耐盐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29-30页
        3.4.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9页
        3.4.2 菌株产酸曲线的测定第29页
        3.4.3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9页
        3.4.4 pH值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9页
        3.4.5 胆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9页
        3.4.6 人工消化液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9-30页
    3.5 耐盐菌株的抑菌实验第30-31页
        3.5.1 指示菌的活化第30页
        3.5.2 乳酸菌活化及发酵液的制备第30页
        3.5.3 抑菌活性的测定第30页
        3.5.4 酸及酸性末端的排除第30页
        3.5.5 过氧化氢的排除第30-31页
    3.6 耐盐菌株的体外降解胆固醇实验第31-32页
        3.6.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1页
        3.6.2 菌株降解胆固醇能力的测定第31-32页
    3.7 耐盐菌株的抗氧化实验第32-33页
        3.7.1 菌株培养及无细胞提取物的制备第32页
        3.7.2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测定第32页
        3.7.3 清除DPPH能力测定第32-33页
        3.7.4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测定第33页
    3.8 耐盐菌株的安全性评价第33-34页
        3.8.1 菌株有害代谢产物评价实验第33页
        3.8.2 菌株耐药性检测第33-34页
    3.9 数据处理第34-3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5-53页
    4.1 耐盐菌株的筛选第35-37页
    4.2 耐盐菌株的鉴定第37-40页
        4.2.1 菌株形态和生化鉴定第37-39页
        4.2.2 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9-40页
    4.3 耐盐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0-44页
        4.3.1 耐盐菌株的生长曲线第40页
        4.3.2 耐盐菌株的产酸曲线第40-41页
        4.3.3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1-42页
        4.3.4 pH值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2页
        4.3.5 耐盐菌株对不同浓度胆盐的耐受能力第42-43页
        4.3.6 耐盐菌株对人工消化液的耐受能力第43-44页
    4.4 耐盐菌株抑菌活性测定第44-46页
        4.4.1 原发酵液抑菌能力第44页
        4.4.2 排酸后的抑菌能力第44-45页
        4.4.3 排除过氧化氢后抑菌能力第45-46页
    4.5 耐盐菌株的降胆固醇能力第46-47页
        4.5.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6页
        4.5.2 耐盐菌株的降胆固醇能力第46-47页
    4.6 耐盐菌株的抗氧化能力第47-49页
        4.6.1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第47页
        4.6.2 清除DPPH能力第47-48页
        4.6.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第48-49页
    4.7 耐盐菌株的安全性评价第49-53页
        4.7.1 菌株有害代谢产物评价第49-50页
        4.7.2 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第50-53页
5 讨论第53-55页
    5.1 豆豉和腐乳中耐盐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第53页
    5.2 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第53页
    5.3 菌株的功能性第53-54页
    5.4 菌株的安全性第54-55页
6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附录第65-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区块低渗—致密砂砾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XX区块致密砂岩导电规律研究及饱和度测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