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区块低渗—致密砂砾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储层物理特征分析 | 第15-20页 |
2.1 岩性特征 | 第15-17页 |
2.2 物性特征 | 第17页 |
2.3 岩性-物性关系 | 第17-18页 |
2.4 岩性-含油性关系 | 第18-19页 |
2.5 岩性-物性-电性关系 | 第19-20页 |
第3章 不同流体测井响应研究 | 第20-29页 |
3.1 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 第20-22页 |
3.2 资料应用分析 | 第22-26页 |
3.3 影响因素研究 | 第26-28页 |
3.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S区块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 第29-58页 |
4.1 孔隙度模型 | 第29-34页 |
4.2 渗透率模型 | 第34-42页 |
4.3 饱和度模型 | 第42-58页 |
第5章 复杂砂砾岩储层流体测井识别 | 第58-74页 |
5.1 三孔隙度差、比值法 | 第58-60页 |
5.2 视地层电阻率差、比值法 | 第60-63页 |
5.3 中子-密度相关系数法 | 第63-64页 |
5.4 纵波等效弹性模量差比法 | 第64-66页 |
5.5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版法 | 第66-69页 |
5.6 微差识图法 | 第69-71页 |
5.7 储层流体性质综合判别标准 | 第71-74页 |
第6章 认识与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