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3页 |
·立题背景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干酪概述 | 第13-15页 |
·嗜酸乳杆菌及其益生特性 | 第15-18页 |
·干酪作为益生菌载体的优点 | 第18页 |
·益生菌干酪的概述 | 第18-19页 |
·干酪致病菌概述及危险性评估 | 第19-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课题来源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原料 | 第23页 |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 第23-24页 |
·试验试剂 | 第2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30页 |
·各菌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25页 |
·发酵剂最佳配比的选择 | 第25-26页 |
·嗜酸乳杆菌培养基的筛选 | 第26页 |
·农家干酪的工艺流程 | 第26页 |
·干酪中理化指标的检测 | 第26页 |
·干酪在储存期间 PH 值及滴定酸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干酪在储存期蛋白质水解能力的测定 | 第27页 |
·干酪中嗜酸乳杆菌在模拟胃肠道条件存活情况的观察 | 第27页 |
·干酪质构评价 | 第27-28页 |
·感官评价 | 第28页 |
·嗜酸乳杆菌对 L. monocytogenes 的抑制作用的测定 | 第28-29页 |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4页 |
·各菌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30页 |
·发酵剂的最佳配比 | 第30-31页 |
·发酵剂接种量的确定 | 第30-31页 |
·发酵剂菌种比例的确定 | 第31页 |
·嗜酸乳杆菌培养基的筛选结果 | 第31-32页 |
·干酪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32页 |
·储存期间新鲜干酪中微生物的变化情况 | 第32-34页 |
·储存期间干酪中乳球菌总数的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储存期间嗜酸乳杆菌在干酪中的活菌数的测定结 | 第33-34页 |
·干酪在储存期间 pH 值及滴定酸度的变化情况 | 第34页 |
·干酪在储存期蛋白质水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模拟胃肠道条件观察干酪中嗜酸乳杆菌的存活情况 | 第35-37页 |
·贮存期干酪质构评价 | 第37-40页 |
·干酪硬度在储存期间的变化情况 | 第37-38页 |
·干酪粘着性在储存期间的变化情况 | 第38页 |
·干酪弹性在储存期间的变化情况 | 第38-39页 |
·干酪粘聚性在储存期间的变化情况 | 第39-40页 |
·干酪胶粘性在储存期间的变化情况 | 第40页 |
·干酪的感官评价结果 | 第40-41页 |
·对干酪中 L. monocytogenes 的抑制作用 | 第41-44页 |
·嗜酸乳杆菌在 MRS 培养基和脱脂乳上清液对 L. monocytogenes 的抑制作用 | 第41-42页 |
·嗜酸乳杆菌与 L. monocytogenes 在脱脂乳中混合培养的结果 | 第42页 |
·嗜酸乳杆菌对干酪中 L. monocytogenes 的控制结果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8页 |
·发酵剂配比选择对干酪品质的影响研究 | 第44页 |
·嗜酸乳杆菌选择培养基的研究 | 第44-45页 |
·嗜酸乳杆菌对干酪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5页 |
·含嗜酸乳杆菌干酪储存期间微生物的变化研究 | 第45页 |
·干酪在储存期 pH 值及滴定酸度的变化研究 | 第45-46页 |
·干酪中在储存期蛋白质水解能力的研究 | 第46页 |
·模拟胃肠道条件观察干酪中嗜酸乳杆菌的存活情况的研究 | 第46页 |
·干酪质构的研究 | 第46-47页 |
·益生菌对干酪中 L. monocytogenes 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