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荞麦的概述 | 第10-13页 |
·荞麦的资源分布 | 第10页 |
·荞麦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 第10-12页 |
·荞麦中黄酮类成分的营养价值和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荞麦的利用现状 | 第12-13页 |
·荞麦粉工艺特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面条类食品的概况 | 第13-15页 |
·挂面的起源、定义和种类 | 第13页 |
·挂面的加工生产现状及其重要性 | 第13-14页 |
·国内外挂面食品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4页 |
·挂面食品品质改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面条类食品的品质评价方法 | 第15-17页 |
·感官评定 | 第15页 |
·化学测定法 | 第15-16页 |
·仪器测定法 | 第16-17页 |
·面条类食品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2 引言 | 第18-20页 |
·课题的立意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主要实验内容 | 第19-20页 |
·荞麦粉和各种品质改良剂对挂面的品质影响单因素研究 | 第19页 |
·二次旋转正交实验确定荞麦挂面最佳工艺配方 | 第19页 |
·影响荞麦挂面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单因素的研究 | 第19页 |
·荞麦挂面中黄酮类物质最佳提取方案和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主要材料 | 第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试验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荞麦挂面的制作 | 第21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21页 |
·挂面预处理 | 第21页 |
·荞麦挂面烹煮特性实验 | 第21-22页 |
·挂面的最佳煮制时间测定 | 第21页 |
·挂面的吸水率测定 | 第21页 |
·挂面烹煮损失率测定 | 第21-22页 |
·质构和感官评定实验 | 第22-24页 |
·TPA 实验 | 第22-23页 |
·拉伸实验 | 第23页 |
·剪切实验 | 第23页 |
·挂面的感官评定方法和标准 | 第23-24页 |
·荞麦挂面咀嚼度的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24-25页 |
·荞麦挂面配方的二次旋转正交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荞麦挂面中黄酮类物质总含量的提取和测定 | 第26-28页 |
·醇法提取荞麦挂面中的总黄酮 | 第26页 |
·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26页 |
·黄酮类物质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第26页 |
·正交实验 | 第26-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49页 |
·影响荞麦挂面品质因素的研究 | 第28-38页 |
·荞麦粉添加对挂面品质的影响 | 第28-30页 |
·增稠剂对挂面品质的影响 | 第30-33页 |
·磷酸盐对挂面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碳酸盐对挂面品质的影响 | 第36-38页 |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 第38-42页 |
·单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交互作用效应分析 | 第40-42页 |
·最佳配方工艺的优化 | 第42-43页 |
·荞麦挂面中黄酮类物质总含量的提取和测定 | 第43-49页 |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3-44页 |
·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5页 |
·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正交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5 讨论 | 第49-51页 |
·荞麦粉对挂面品质的影响 | 第49页 |
·增稠剂对挂面的品质改良作用 | 第49页 |
·磷酸盐对挂面的品质改良作用 | 第49-50页 |
·荞麦挂面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第50-51页 |
6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