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师提问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0.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7-8页 |
0.2 国内外课堂提问相关研究 | 第8-12页 |
0.2.1 国外语言教学界关于提问研究状况 | 第8-9页 |
0.2.2 国内外语教学界关于提问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0.2.3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提问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0.3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0.3.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0.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0.3.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0.3.4 语料转写规则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教师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1.1 可理解输入假设 | 第15-17页 |
1.1.1 可理解输入假设 | 第15-16页 |
1.1.2 可理解输入假设与对外汉语教学 | 第16-17页 |
1.2 输出假设 | 第17-19页 |
1.2.1 输出假设 | 第17-18页 |
1.2.2 输出假设与对外汉语教学 | 第18-19页 |
1.3 互动假设 | 第19-20页 |
1.3.1 互动假设 | 第19-20页 |
1.3.2 互动假设对与对外汉语教学 | 第20页 |
1.4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不同语言程度班级教师提问特点分析 | 第22-47页 |
2.1 提问数量的特点分析 | 第22-25页 |
2.1.1 教师提问数量与师生提问总量 | 第22-23页 |
2.1.2 教师提问与教师话语量 | 第23-25页 |
2.2 提问类型的特点分析 | 第25-36页 |
2.2.1 回应性问题与认识性问题的分布情况 | 第25-27页 |
2.2.2 回应性问题的分布情况及功能分析 | 第27-31页 |
2.2.3 认识性问题的分布情况及功能分析 | 第31-36页 |
2.3 答问方式的特点分析 | 第36-39页 |
2.4 教师反馈的特点分析 | 第39-45页 |
2.4.1 教师反馈的总体情况 | 第40-41页 |
2.4.2 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的反馈方式 | 第41-43页 |
2.4.3 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的反馈方式 | 第43-45页 |
2.5 研究结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听说课教师提问问卷调查 | 第47-58页 |
3.1 教师提问自我认知与提问表现的对比分析 | 第47-51页 |
3.1.1 教师提问的自我认知情况 | 第47-49页 |
3.1.2 教师提问自我认知与教师提问表现的比较 | 第49-51页 |
3.2 学生期望与教师提问表现的对比分析 | 第51-55页 |
3.2.1 学生期望的总体情况 | 第51-54页 |
3.2.2 学生期望与教师提问表现的比较 | 第54-55页 |
3.3 教学建议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 | 第6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