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四、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5-16页 |
| 第三节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及综述 | 第16-19页 |
| 一、国内关于多模态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意义 | 第17-18页 |
|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 第18-19页 |
| 第四节 多模态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 一、多媒体与多模态 | 第19-20页 |
| 二、模态与多模态 | 第20页 |
| 三、模态与媒介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 第一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 第21-22页 |
| 第二节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研究过程及教学设计 | 第25-29页 |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第25页 |
| 第二节 教学设计 | 第25-29页 |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第29-33页 |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 一、《调查问卷一》的结果分析(见附录一) | 第29-30页 |
| 二、《调查问卷二》的结果分析(见附录二) | 第30-31页 |
| 第二节 访谈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启示 | 第33-36页 |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33-34页 |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附录(一) | 第41-44页 |
| 附录(二)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