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6页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7-8页
    1.2 研究方法第8页
    1.3 研究范围第8-9页
    1.4 语料来源第9页
    1.5 汉语结果补语研究综述第9-16页
        1.5.1 从结构角度分析结果补语第10-13页
        1.5.2 从语义角度分析结果补语第13-14页
        1.5.3 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研究结果补语第14-16页
2 韩汉语法的对比分析第16-20页
    2.1 汉语结果补语的特点第16-17页
    2.2 汉语结果补语在韩语中的表现形式第17-20页
3 韩国学生习得结果补语的偏误类型第20-28页
    3.1 遗漏第20-24页
        3.1.1 遗漏结果补语第20-24页
        3.1.2 遗漏述语第24页
    3.2 误加第24-26页
        3.2.1 补语重复第24-25页
        3.2.2 搭配不当第25-26页
    3.3 误用第26-28页
        3.3.1 状语和补语混用第26页
        3.3.2 错序第26-28页
4 结果补语的偏误原因分析第28-35页
    4.1 语际迁移第28-30页
        4.1.1 用韩语中的状语表示结果补语第28-29页
        4.1.2 汉语译为韩语后述语消失第29页
        4.1.3 汉语译为韩语后结果补语消失第29-30页
    4.2 语内迁移第30-31页
    4.3 回避策略第31-34页
        4.3.1 把述补结构回避成主谓结构第31-32页
        4.3.2 把述补结构回避成助词“了”第32-33页
        4.3.3 把述补结构回避成“以后”第33-34页
    4.4 教材编写的疏漏第34-35页
        4.4.1 对结果补语多种意义解释不到位第34-35页
        4.4.2 对结果补语及其相似语法点的比较不到位第35页
5 结果补语的教学建议第35-40页
    5.1 加强汉语韩语对比研究第35-36页
    5.2 重视结果补语之间意义的比较第36页
    5.3 结果补语和其他补语的对比分析第36-39页
        5.3.1 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的对比分析第36-38页
        5.3.2 结果补语和可能补语的对比分析第38-39页
    5.4 教师主动弥补教材的不足第39-40页
6 结果补语教学设计第40-57页
    6.1 教学背景第40页
    6.2 教学步骤第40-42页
    6.3 结果补语教案设计第42-57页
结语第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青海大通回族特殊用语研究
下一篇:现代汉语含“常”的频率副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