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借用名量词习得偏误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0.1 选题意义 | 第8页 |
0.2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0.3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0.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1 汉俄“量”的意义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1-15页 |
1.1 汉俄“量”意义的表达概述 | 第11-13页 |
1.1.1 汉语量词的意义 | 第11-12页 |
1.1.2 俄语的量词意义 | 第12-13页 |
1.2 对比分析理论 | 第13-14页 |
1.3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4-15页 |
2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借用名量词习得偏误调查及表现 | 第15-21页 |
2.1 偏误语料的收集 | 第15页 |
2.2 偏误语料分析 | 第15-18页 |
2.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15-18页 |
2.2.2 作文 | 第18页 |
2.3 偏误表现分类 | 第18-21页 |
2.3.1 误加 | 第19页 |
2.3.2 误代 | 第19-20页 |
2.3.3 遗漏 | 第20页 |
2.3.4 错序 | 第20-21页 |
3 汉语借用名量词的偏误成因分析 | 第21-29页 |
3.1 语际原因 | 第21-27页 |
3.1.1 汉俄语量词与数量关系的对比分析 | 第21-26页 |
3.1.2 负迁移 | 第26-27页 |
3.2 语内偏误 | 第27页 |
3.3 教学偏误 | 第27-28页 |
3.4 学习策略 | 第28-29页 |
4 汉语借用名量词的教学策略 | 第29-33页 |
4.1 化零为整 | 第29-30页 |
4.2 化整为零 | 第30页 |
4.3 语法突出化 | 第30-31页 |
4.4 练习多样化 | 第31-32页 |
4.5 适当引用俄语比较 | 第32-33页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