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汉语数量语块作为完句成分的习得考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9-17页 |
一、数量短语的传统研究 | 第9-12页 |
二、数量短语完句功能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相关教学与习得研究 | 第13-15页 |
四、目前研究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8页 |
第五节 本文语料来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汉语数量语块及其完句功能 | 第20-3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5页 |
一、完句与完句过程 | 第20-22页 |
二、“构句成分”与“完句成分” | 第22-24页 |
三、数量语块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数量语块的完句成分属性 | 第25-29页 |
一、数量语块的分类 | 第25-26页 |
二、汉语数量语块作为完句成分的现象 | 第26-27页 |
三、数量语块具有完句成分性质的原因推测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数量语块的完句功能分布 | 第29-33页 |
一、凸显名词无定和边界 | 第29-30页 |
二、凸显动词动态动作 | 第30-31页 |
三、凸显形容词性质量差别 | 第31-33页 |
第四节 特殊构式内数量语块的隐现机制 | 第33-36页 |
一、把字句 | 第33-34页 |
二、存在句 | 第34-35页 |
三、双宾句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汉韩数量语块语义功能句层对比 | 第36-46页 |
第一节 汉韩数量语块的语义层面对比 | 第36-38页 |
一、数词“一”的韩汉语义对比 | 第36-37页 |
二、各类数量语块在韩语中的对应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汉韩数量语块句法成分及位置对比 | 第38-41页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对比 | 第38-39页 |
二、句法位置对比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汉韩语数量语块完句功能整体对比 | 第41-46页 |
一、无定 | 第42-43页 |
二、边界 | 第43页 |
三、动态 | 第43-44页 |
四、性质量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韩国学生数量语块完句功能偏误分析 | 第46-60页 |
第一节 偏误的总体分布 | 第46-49页 |
一、按水平的偏误数量分布 | 第46-47页 |
二、按数量语块具体偏误率分布 | 第47-48页 |
三、按句法位置的偏误数量分布 | 第48-49页 |
第二节 习得偏误类型 | 第49-55页 |
一、缺省(不足句) | 第49-51页 |
(一)凸显无定个体时未加个体物量NC | 第49-50页 |
(二)凸显边界时未加边界物量NC | 第50页 |
(三)凸显动词动态义时未加动量NC | 第50-51页 |
(四)凸显形容词性质变化未加模糊量NC | 第51页 |
二、误加(杂糅句) | 第51-55页 |
(一)凸显有定时误加无定物量NC | 第51页 |
(二)凸显集合/属性时误加个体物量NC | 第51-52页 |
(三)凸显动词事件义时加误加动量NC | 第52-53页 |
(四)凸显形容词属性时误加模糊量NC | 第53页 |
(五)物量NC重复冗余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偏误原因分析 | 第55-60页 |
一、汉语数量短语在韩语中对应形式的负迁移 | 第55页 |
二、中韩体词和谓词的本质特征差异认识不清 | 第55-56页 |
三、教学教材里对数量语块的完句功能强调不足 | 第56-57页 |
四、对于汉语句块节奏韵律的语感缺失 | 第57页 |
五、教师的回避和母语者的宽容 | 第57-58页 |
六、学生考试策略和语篇策略的影响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对韩汉语数量语块句层教学建议 | 第60-64页 |
第一节 语际迁移方法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培养语境层面的完句意识 | 第61-62页 |
第三节 扩句、完型训练方法 | 第62页 |
第四节 教材编写建议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