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5-47页 |
1.1 T-2毒素研究概况 | 第15-21页 |
1.1.1 T-2毒素的来源、基本性质、以及污染现状 | 第15页 |
1.1.2 T-2毒素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 第15-16页 |
1.1.3 T-2毒素的毒性机制 | 第16-18页 |
1.1.4 T-2毒素的种属特异性 | 第18-19页 |
1.1.5 T-2毒素毒性的研究手段 | 第19-20页 |
1.1.5.1 组织病理学方法 | 第19页 |
1.1.5.2 传统酶学方法 | 第19-20页 |
1.1.5.3 毒理基因组学方法 | 第20页 |
1.1.5.4 毒理蛋白组学方法 | 第20页 |
1.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 第20-21页 |
1.2 代谢组学简介 | 第21-24页 |
1.2.1 代谢组学的定义 | 第21-22页 |
1.2.2 代谢组学研究的对象和手段 | 第22页 |
1.2.3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研究流程 | 第22-24页 |
1.3 核磁共振(NMR)的基本原理 | 第24-37页 |
1.3.1 NMR信号的产生 | 第24-26页 |
1.3.2 化学位移 | 第26-27页 |
1.3.3 自旋-自旋耦合 | 第27-28页 |
1.3.4 代谢组学研究中常用核磁共振谱 | 第28-34页 |
1.3.5 核磁共振谱图中代谢物的归属 | 第34-37页 |
1.4 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37-43页 |
1.4.1 数据的预处理 | 第37页 |
1.4.2 数据归一化 | 第37-38页 |
1.4.3 数据标准化 | 第38-40页 |
1.4.4 多变量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1.4.5 模型的验证 | 第42-43页 |
1.5 代谢组学的应用 | 第43-47页 |
1.5.1 代谢组学在营养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43-44页 |
1.5.2 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44页 |
1.5.3 代谢组学在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 第44-47页 |
2 T-2毒素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的代谢组影响 | 第47-7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2.1.1 化学试剂 | 第47-48页 |
2.1.2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样品的采集 | 第48页 |
2.1.3 样品的制备和检测 | 第48-50页 |
2.1.3.1 临床血生化和组织病理检测 | 第48-49页 |
2.1.3.2 NMR样品的制备 | 第49页 |
2.1.3.3 NMR谱图信号采集 | 第49-50页 |
2.1.4 数据处理以及分析 | 第50-51页 |
2.2 结果 | 第51-69页 |
2.2.1 形态观察和体重结果 | 第51页 |
2.2.2 血生化结果 | 第51-52页 |
2.2.3 T-2毒素对Wistar大鼠血液代谢组影响 | 第52-54页 |
2.2.3.1 血液代谢物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 | 第52-53页 |
2.2.3.2 血液代谢组数据的模型验证 | 第53页 |
2.2.3.3 血液中代谢物变化 | 第53-54页 |
2.2.4 T-2毒素对Wistar大鼠尿液代谢组影响 | 第54-63页 |
2.2.4.1 尿液代谢物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 | 第54-60页 |
2.2.4.2 尿液代谢组数据的模型验证 | 第60-61页 |
2.2.4.3 尿液中代谢物变化 | 第61-63页 |
2.2.5 T-2毒素对Wistar大鼠多脏器代谢组影响 | 第63-69页 |
2.2.5.1 肝脏、胃组织的病理学检测 | 第63-65页 |
2.2.5.2 肝脏、脾脏、胸腺、胃组织水相提取物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 | 第65-66页 |
2.2.5.3 肝脏、脾脏、胸腺、胃组织水相提取物代谢组数据的模型验证 | 第66页 |
2.2.5.4 肝脏、脾脏、胸腺、胃组织中代谢物变化 | 第66-69页 |
2.3 讨论 | 第69-73页 |
2.3.1 T-2毒素暴露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 第70-71页 |
2.3.2 T-2毒素暴露导致机体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紊乱 | 第71页 |
2.3.3 T-2毒素暴露导致机体细胞膜功能紊乱 | 第71页 |
2.3.4 T-2毒素暴露诱导机体氧化应激 | 第71-72页 |
2.3.5 T-2毒素暴露导致机体能量代谢紊乱 | 第72页 |
2.3.6 T-2毒素暴露导致肠道菌群代谢的紊乱 | 第72-73页 |
2.4 小结 | 第73-75页 |
3 T-2毒素急性暴露对科宝肉仔鸡以及三元杂阉公猪的代谢组影响 | 第75-9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7页 |
3.1.1 化学试剂 | 第75页 |
3.1.2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样品的采集 | 第75-76页 |
3.1.3 NMR样品的制备 | 第76页 |
3.1.4 NMR谱图信号采集 | 第76页 |
3.1.5 数据处理以及分析 | 第76-77页 |
3.2 结果 | 第77-94页 |
3.2.1 T-2毒素对科宝肉仔鸡和仔猪血液代谢组影响 | 第77-90页 |
3.2.1.1 血浆代谢物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 | 第77-83页 |
3.2.1.2 血浆代谢组数据的模型验证 | 第83-84页 |
3.2.1.3 血浆中代谢物变化 | 第84-90页 |
3.2.2 T-2毒素对科宝肉仔鸡多脏器代谢组影响 | 第90-94页 |
3.2.2.1 肝脏、肾脏、脾脏水相提取物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 | 第90-91页 |
3.2.2.2 科宝肉仔鸡肝脏、肾脏、脾脏代谢组数据的模型验证 | 第91页 |
3.2.2.3 科宝肉仔鸡肝脏、肾脏、脾脏中代谢物变化 | 第91-94页 |
3.3 讨论 | 第94-98页 |
3.3.1 T-2毒素诱导了氧化应激并影响了能量代谢 | 第95-96页 |
3.3.2 T-2毒素导致了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 第96-97页 |
3.3.3 T-2毒素导致了核苷酸代谢异常 | 第97页 |
3.3.4 T-2毒素导致了脂肪酸和胆碱代谢紊乱 | 第97-98页 |
3.4 小结 | 第98-99页 |
4 T-2毒素亚慢性暴露对Wistar大鼠代谢组影响 | 第99-11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0页 |
4.1.1 化学试剂 | 第99页 |
4.1.2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样品的采集 | 第99页 |
4.1.3 样品的制备和检测 | 第99-100页 |
4.1.3.1 临床血生化检测 | 第99-100页 |
4.1.3.2 NMR样品的制备和NMR图谱信号采集 | 第100页 |
4.1.3.3 数据处理以及分析 | 第100页 |
4.2 结果 | 第100-108页 |
4.2.1 动物死亡情况 | 第100页 |
4.2.2 动物体重结果 | 第100-101页 |
4.2.3 血生化结果 | 第101页 |
4.2.4 T-2毒素对Wistar大鼠血液代谢组影响 | 第101-103页 |
4.2.4.1 血浆代谢物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 | 第101-102页 |
4.2.4.2 血浆代谢组数据的模型验证 | 第102-103页 |
4.2.5 T-2毒素对Wistar大鼠尿液代谢组影响 | 第103-108页 |
4.2.5.1 尿液代谢物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 | 第103-104页 |
4.2.5.2 尿液代谢组数据的模型验证 | 第104-108页 |
4.2.6 T-2毒素对Wistar大鼠组织脏器代谢组影响 | 第108页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108-111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7页 |
附录 | 第127-13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