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赤道雨》唱段与音乐审美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一章 音乐剧及《赤道雨》 | 第18-32页 |
·音乐剧及其发展综述 | 第18-21页 |
·音乐剧定义 | 第18-19页 |
·音乐剧发展 | 第19-21页 |
·中国当代音乐剧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良好的发展状态 | 第21-22页 |
·发展中的问题 | 第22-23页 |
·音乐剧《赤道雨》创作 | 第23-32页 |
·创作团队 | 第23-27页 |
·剧情简介 | 第27-32页 |
第二章 《赤道雨》主要唱段分析 | 第32-60页 |
·第一个春天(第一幕) | 第32-40页 |
·姚汉唐独唱《如烟往事》 | 第32-35页 |
·肖可悦独唱《说一声再见》 | 第35-36页 |
·男女主角二重唱《你还好吗》 | 第36-39页 |
·肖可悦独唱《后会有期》 | 第39-40页 |
·第二个春天(第二幕) | 第40-48页 |
·男女声二重唱《来去匆匆》 | 第41-42页 |
·男女主角对唱《手牵手》 | 第42-44页 |
·肖可悦独唱男女主角重唱《明天》 | 第44-46页 |
·潘天宇独唱《你走了》 | 第46-48页 |
·第三个春天(第三幕) | 第48-55页 |
·姚汉唐与肖可悦对唱《牵挂》 | 第49-50页 |
·潘天宇独唱《但愿》 | 第50-51页 |
·肖可悦独唱《一生无悔》 | 第51-53页 |
·主要演员重唱、众人合唱《好梦成真》 | 第53-55页 |
·《赤道雨》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启示 | 第55-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赤道雨》音乐主题类型及音乐表现特点 | 第60-77页 |
·音乐主题类型 | 第60-72页 |
·“海军主题” | 第61-62页 |
·“爱情主题” | 第62-67页 |
·“赤道雨”—命运主题 | 第67-69页 |
·“故土、祖国”主题 | 第69-72页 |
·音乐表现特点 | 第72-76页 |
·抒情唯美的音乐旋律 | 第72-73页 |
·注重音乐性与戏剧性的统一 | 第73-74页 |
·演唱方式多样突出角色特点 | 第74页 |
·异域民族音乐的融入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赤道雨》音乐审美特征 | 第77-84页 |
·剧中音乐的内在性格 | 第77-80页 |
·韵味浓郁的欢乐美 | 第78-79页 |
·细腻诗意的优美 | 第79页 |
·刚劲果敢的壮美 | 第79-80页 |
·虔敬深刻的崇高美 | 第80页 |
·音乐在剧中的作用 | 第80-83页 |
·烘托氛围的器乐 | 第81页 |
·表达情意的声乐 | 第81-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赤道雨》音乐意义及本剧成就 | 第84-92页 |
·剧中音乐意义 | 第84-87页 |
·本剧成就 | 第87-92页 |
·创造了中国音乐剧史上“四个第一”艺术工程 | 第87-89页 |
·扩展了我国原创军旅音乐剧的空间 | 第89-90页 |
·促进了我国音乐剧事业向产业化迈进 | 第90-92页 |
结语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附录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