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缘由 | 第9页 |
·“才”的用法演变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才”的研究成果现状 | 第11-12页 |
·“才”的本体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语料来源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中介语假说 | 第16页 |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6-18页 |
第2章 关于“才”的偏误分析 | 第18-26页 |
·遗漏 | 第18-20页 |
·“才”+动词 | 第19页 |
·“才”+副词 | 第19页 |
·“才”+形容词 | 第19-20页 |
·“才”+数量词 | 第20页 |
·误用 | 第20-23页 |
·“才”与其它副词的误用 | 第20-22页 |
·“才”的其它误用 | 第22-23页 |
·误加 | 第23-26页 |
·“才”+动词/动词短语 | 第23-24页 |
·“才”+连词 | 第24-26页 |
第3章:“才”产生偏误的原因及教学策略 | 第26-37页 |
·“才”产生偏误的原因 | 第26-31页 |
·母语的负迁移 | 第26-27页 |
·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 第27-28页 |
·回避的学习策略 | 第28页 |
·教材的影响 | 第28-30页 |
·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30-31页 |
·关于“才”的教学策略 | 第31-37页 |
·对关于“才”的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31-33页 |
·对关于“才”教学方法的建议 | 第33-37页 |
第4章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