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龙葵简介 | 第10页 |
1.2 花色苷的结构 | 第10-11页 |
1.3 花色苷的提取技术 | 第11-12页 |
1.3.1 溶剂浸提法 | 第11页 |
1.3.2 双水相萃取技术 | 第11页 |
1.3.3 离子液体萃取技术 | 第11页 |
1.3.4 生物工程辅助提取技术 | 第11-12页 |
1.4 花色苷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纸层析 | 第12页 |
1.4.2 薄层层析 | 第12页 |
1.4.3 柱层析 | 第12-13页 |
1.4.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3-14页 |
1.5 花色苷的分析鉴定 | 第14-15页 |
1.5.1 紫外-可见光谱法 | 第14页 |
1.5.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第14-15页 |
1.6 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6.1 花色苷自身结构 | 第15页 |
1.6.2 pH | 第15-16页 |
1.6.3 温度 | 第16页 |
1.6.4 辅色作用 | 第16页 |
1.7 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16-17页 |
1.7.1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 第16-17页 |
1.7.2 总还原能力(FRAP法) | 第17页 |
1.7.3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 | 第17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1.9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2 龙葵果花色苷的提取 | 第19-32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1 原料 | 第19页 |
2.2.2 试剂 | 第19-20页 |
2.2.3 仪器 | 第20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2.3.1 提取方法 | 第20页 |
2.3.2 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20-21页 |
2.3.3 不同溶剂活性物质提取得率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4 龙葵果花色苷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第22-23页 |
2.3.5 响应面法优化龙葵果花色苷提取工艺 | 第23-24页 |
2.3.6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2.4.1 不同溶剂活性物质提取得率及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2.4.2 活性物质提取得率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2.4.3 花色苷提取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2.4.4 响应面法优化龙葵果花色苷提取工艺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2.5 讨论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龙葵果花色苷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32-50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3.2.1 试剂 | 第32-33页 |
3.2.2 仪器 | 第33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33-37页 |
3.3.1 龙葵果花色苷的纯化方法 | 第33-35页 |
3.3.2 龙葵果花色苷的分离方法 | 第35-36页 |
3.3.3 龙葵果花色苷的结构鉴定 | 第36-37页 |
3.3.4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3.4.1 龙葵果花色苷纯化工艺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3.4.2 展开剂的筛选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3.4.3 龙葵果花色苷的结构鉴定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3.5 讨论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龙葵果花色苷的降解特性 | 第50-66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4.2.1 试剂 | 第50页 |
4.2.2 仪器 | 第50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50-52页 |
4.3.1 不同pH龙葵果花色苷提取物溶液的配制 | 第50页 |
4.3.2 pH和温度对龙葵果花色营不同提取物降解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3 贮藏温度对龙葵果花色苷降解的影响 | 第51页 |
4.3.4 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2-64页 |
4.4.1 pH和温度对龙葵果花色苷粗提物降解的解影响 | 第52-56页 |
4.4.2 pH和温度对龙葵果花色苷精制物降解的影响 | 第56-60页 |
4.4.3 pH和温度对龙葵果花色苷组分降解的影响 | 第60-62页 |
4.4.4 贮藏温度对龙葵果花色苷粉末降解的影响 | 第62-64页 |
4.5 讨论 | 第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龙葵果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66-73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试验材料 | 第66-67页 |
5.2.1 试剂 | 第66-67页 |
5.2.2 仪器 | 第67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67-68页 |
5.3.1 不同花色苷样品的制备 | 第67页 |
5.3.2 不同花色苷样品对DPPH·的清除能力 | 第67页 |
5.3.3 不同花色苷样品对ABTS~+·的清除能力 | 第67页 |
5.3.4 不同花色苷样品总还原力的测定 | 第67页 |
5.3.5 不同花色苷样品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测定 | 第67-68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5.4.1 不同花色苷样品对DPPH·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68-69页 |
5.4.2 不同花色昔样品对ABTS~+·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69页 |
5.4.3 不同花色苷样品的总还原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69-70页 |
5.4.4 不同花色苷样品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70-71页 |
5.5 讨论 | 第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