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汉语教学中关于动物文化词的对比分析与教学策略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动物文化词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动物文化词的定位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动物文化词的来源 | 第12-17页 |
一、来源于动物习性 | 第12-13页 |
二、来源于动物谐音 | 第13-15页 |
三、来源于故事传说及文学作品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动物文化词的特点 | 第17-20页 |
一、动物文化词的丰富性 | 第17-18页 |
二、动物文化词的民族性 | 第18-19页 |
三、动物文化词的隐含性 | 第19页 |
四、动物文化词的稳固性和发展性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汉语教材中动物文化词的统计与分析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汉俄动物文化词的对比分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意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汉俄动物文化词 | 第22-25页 |
一、同一动物文化词汇,文化语义指向相同 | 第22-23页 |
二、同一动物文化词汇,文化语义指向部分相同 | 第23-24页 |
三、不同动物文化词汇,文化语义指向相同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意义不同的汉俄动物文化词 | 第25-28页 |
一、同一动物文化词汇,文化语义指向完全不同 | 第25-27页 |
二、在其中一种语言中文化意义空缺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汉俄动物文化词意义差异原因 | 第28-32页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 第28页 |
二、文化及喜好的差异 | 第28-29页 |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 | 第29-30页 |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 | 第30页 |
五、语音谐音的差异 | 第30-31页 |
六、社会环境的差异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针对俄罗斯学生的动物文化词的教学策略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动物文化词的教学原则 | 第32-34页 |
一、针对性 | 第32-33页 |
二、渐进性 | 第33页 |
三、实用性 | 第33-34页 |
四、适度性 | 第34页 |
第二节 教师讲解动物文化词的教学方法 | 第34-40页 |
一、翻译阐释法 | 第34-35页 |
二、对比带出法 | 第35-37页 |
三、图片展示法 | 第37-38页 |
四、自觉实践结合语境法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