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肠道菌群的概念极其分类 | 第10页 |
1.1.2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 | 第10-12页 |
1.2 益生菌与微胶囊技术 | 第12-15页 |
1.2.1 益生菌概述 | 第12-13页 |
1.2.2 微胶囊技术 | 第13-14页 |
1.2.3 益生菌微胶囊化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基础 | 第15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15-16页 |
1.4.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复合乳杆菌微胶囊性能评价 | 第17-29页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17-19页 |
2.1.1 菌种 | 第17页 |
2.1.2 培养基 | 第17页 |
2.1.3 试验试剂 | 第17-19页 |
2.1.4 试验仪器 | 第1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复合乳杆菌及单菌微胶囊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2 复合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 | 第20页 |
2.2.3 复合乳杆菌微胶囊冻干存活率 | 第20页 |
2.2.4 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试验 | 第20-21页 |
2.2.5 微胶囊稳定性 | 第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8页 |
2.3.1 微胶囊形态 | 第21-22页 |
2.3.2 复合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 | 第22-23页 |
2.3.3 复合乳杆菌微胶囊冻干存活率 | 第23页 |
2.3.4 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试验结果 | 第23-24页 |
2.3.5 微胶囊贮藏稳定性 | 第24-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复合乳杆菌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大鼠降脂效果评价 | 第29-78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3.1.1 饲料及配方 | 第29页 |
3.1.2 试验材料及试剂 | 第29页 |
3.1.3 试验仪器 | 第29-3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0-36页 |
3.2.1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 | 第30-31页 |
3.2.2 试验指标分析 | 第31-36页 |
3.3 统计分析 | 第3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6-73页 |
3.4.1 体重变化 | 第36-41页 |
3.4.2 各组大鼠粪便菌群分析 | 第41-50页 |
3.4.3 血脂 | 第50-58页 |
3.4.4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结果 | 第58-59页 |
3.4.5 荧光定量PCR检测粪便中发酵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数量 | 第59-70页 |
3.4.6 病理学切片观察 | 第70-73页 |
3.5 讨论 | 第73-78页 |
3.5.1 体重变化分析 | 第73页 |
3.5.2 粪便菌群变化分析 | 第73-74页 |
3.5.3 血清检测结果 | 第74-76页 |
3.5.4 大鼠免疫器官测定 | 第76页 |
3.5.5 RT-PCR检测复合乳杆菌微胶囊中两种乳杆菌数量 | 第76-78页 |
第4章 结论 | 第78-79页 |
第5章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展望 | 第79-80页 |
5.1 创新点 | 第79页 |
5.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9页 |
附录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