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白牛肝菌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重要名词缩写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引言第12页
    1.1 食用菌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2-25页
        1.1.1 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第12-15页
            1.1.1.1 多糖的提取第12-14页
                1.1.1.1.1 水提法第13页
                1.1.1.1.2 酶提取法第13页
                1.1.1.1.3 超声辅助提取法第13页
                1.1.1.1.4 微波辅助提取法第13-14页
            1.1.1.2 多糖的纯化第14-15页
            1.1.1.3 多糖中蛋白、色素和其他杂质的去除第15页
                1.1.1.3.1 多糖中蛋白的去除第15页
                1.1.1.3.2 多糖中色素的去除第15页
                1.1.1.3.3 多糖中其他杂质的去除第15页
        1.1.2 多糖含量、纯度的测定和组成分析第15-16页
            1.1.2.1 多糖的含量测定第15页
            1.1.2.2 多糖纯度的测定第15-16页
            1.1.2.3 多糖中单糖组成的分析第16页
        1.1.3 多糖的结构分析第16-22页
            1.1.3.1 化学分析法第17-18页
                1.1.3.1.1 高碘酸氧化法第17页
                1.1.3.1.2 水解法第17页
                1.1.3.1.3 Smith降解第17页
                1.1.3.1.4 甲基化反应第17-18页
            1.1.3.2 物理分析法第18-22页
                1.1.3.2.1 紫外光谱法第18页
                1.1.3.2.2 红外光谱法第18页
                1.1.3.2.3 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第18-19页
                1.1.3.2.4 质谱法第19页
                1.1.3.2.5 核磁共振法第19-22页
            1.1.3.3 生物学方法第22页
        1.1.4 多糖的生物活性第22-25页
            1.1.4.1 免疫调节作用第22-23页
            1.1.4.2 抗肿瘤作用第23页
            1.1.4.3 抗病毒作用第23-24页
            1.1.4.4 降血脂、降血糖作用第24页
            1.1.4.5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第24-25页
            1.1.4.6 其他作用第25页
    1.2 白牛肝菌的研究概况第25-26页
        1.2.1 白牛肝菌的生物学研究概况第25-26页
        1.2.2 白牛肝菌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6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6-28页
        1.3.1 研究目的意义第26-27页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白牛肝菌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第28-4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8-34页
        2.1.1 材料和仪器第28-29页
            2.1.1.1 实验原料第28页
            2.1.1.2 主要试剂第28-29页
            2.1.1.3 主要仪器第29页
        2.1.2 实验方法第29-34页
            2.1.2.1 白牛肝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和粗分离第29-30页
            2.1.2.2 白牛肝菌子实体提取物多糖含量的测定第30-31页
                2.1.2.2.1 粗提物中的总糖含量的测定第30页
                2.1.2.2.2 粗提物中的还原糖含量的测定第30-31页
                2.1.2.2.3 多糖含量计算第31页
            2.1.2.3 白牛肝菌子实体粗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第31-33页
                2.1.2.3.1 羟基自由基(.OH)消除能力的测定第31-32页
                2.1.2.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消除第32页
                2.1.2.3.3 消除能力实验第32页
                2.1.2.3.4 金属螯合能力第32-33页
            2.1.2.4 白牛肝菌子实体粗取物的分离纯化第33-34页
                2.1.2.4.1 粗多糖的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第33页
                2.1.2.4.2 多糖的凝胶柱层析第33页
                2.1.2.4.3 多糖的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第33-34页
                2.1.2.4.4 多糖的紫外光谱检测第3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4-44页
        2.2.1 白牛肝菌子实体粗多糖的提取分离第34页
        2.2.2 白牛肝菌子实体提取物中多糖含量的测定第34-35页
        2.2.3 白牛肝菌子实体粗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研究第35-39页
            2.2.3.1 羟基自由基消除第35-36页
            2.2.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消除第36-37页
            2.2.3.3 消除能力实验第37-38页
            2.2.3.4 金属螯合能力第38-39页
        2.2.4 多糖的分离纯化第39-44页
            2.2.4.1 粗多糖的离子柱层析第39-40页
            2.2.4.2 多糖的凝胶柱层析第40-41页
            2.2.4.3 样品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第41-43页
                2.2.4.3.1 样品纯度鉴定第41-42页
                2.2.4.3.2 样品分子量的测定第42-43页
            2.2.4.4 样品的紫外分析第43-44页
    2.3 讨论第44-46页
第三章 白牛肝菌子实体多糖的结构特征分析第46-62页
    第一节 白牛肝菌子实体多糖单糖组成研究第46-54页
        3.1.1 材料与仪器第46-47页
            3.1.1.1 材料第46页
            3.1.1.2 实验试剂第46-47页
            3.1.1.3 主要仪器第47页
        3.1.2 实验方法第47-49页
            3.1.2.1 红外光谱(IR)分析第47页
            3.1.2.2 单糖组成分析第47-49页
                3.1.2.2.1 标准单糖样品的乙酰化第47-48页
                3.1.2.2.2 样品的乙酰化处理第48页
                3.1.2.2.3 GC分析第48页
                3.1.2.2.4 色谱条件第48-49页
        3.1.3 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3.1.3.1 多糖的红外光谱第49-50页
                3.1.3.1.1 BEPF1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9页
                3.1.3.1.2 BEPF2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9-50页
            3.1.3.2 样品的单糖组成的定量分析第50-54页
                3.1.3.2.1 混标中各单糖的保留时间及相对标准偏差第50-52页
                3.1.3.2.2 BEPF1中单糖的GC分析第52-53页
                3.1.3.2.3 BEPF2中单糖的GC分析第53-54页
    第二节 牛肝菌子实体多糖的结构鉴定第54-62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3.2.1.1 材料第54页
            3.2.1.2 方法第54-55页
                3.2.1.2.1 甲基化分析第54页
                3.2.1.2.2 完全甲基化样品的降解及还原第54-55页
                3.2.1.2.3 阿尔迪醇乙酸酯衍生物的制备第55页
                3.2.1.2.4 GC-MS分析第55页
                3.2.1.2.5 核磁共振(NMR)分析第55页
        3.2.2 结果与分析第55-61页
            3.2.2.1 BEPF1多糖亚基的结构解析第55-61页
                3.2.2.1.1 BEPF1的糖残基的连接方式分析第55-57页
                3.2.2.1.2 BEPF1核磁共振分析第57-61页
        3.2.3 结论第61-62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附录第72-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菇香味成分的提取及其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下一篇:杜仲叶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及其分子修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