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大蒜的营养价值和主要生物功能成分 | 第11-12页 |
1.1.1 大蒜的营养价值 | 第11-12页 |
1.1.2 大蒜中主要生物功能成分 | 第12页 |
1.2 果蔬加工中常见的干燥技术 | 第12-17页 |
1.2.1 热风干燥技术 | 第12-13页 |
1.2.2 真空干燥技术 | 第13-14页 |
1.2.3 红外干燥技术 | 第14页 |
1.2.4 流化床干燥技术 | 第14-15页 |
1.2.5 联合干燥技术 | 第15-17页 |
1.3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微波真空干燥原理 | 第17-18页 |
1.3.2 微波真空干燥特点 | 第18页 |
1.3.3 微波真空干燥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1 真空冷冻干燥原理及特点 | 第19-20页 |
1.4.3 真空冷冻干燥研究 | 第20-21页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真空冷冻和微波真空串联联合干燥大蒜粒工艺研究 | 第23-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2.1.4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 第24-25页 |
2.1.5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2.1.6 试验指标及测定 | 第26-2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2.2.1 联合干燥微波功率对大蒜粒干燥特性影响及其水平的选择 | 第28-30页 |
2.2.2 联合干燥水分转换点对大蒜粒干燥特性影响及其水平的选择 | 第30-32页 |
2.2.3 联合干燥铺料层数对大蒜粒干燥特性影响及其水平的选择 | 第32-34页 |
2.2.4 真空冷冻和微波真空串联联合干燥工艺参数优化实验 | 第34-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第三章 真空冷冻和微波真空串联联合干燥工艺大蒜粒与单一干燥工艺大蒜粒的比较 | 第39-5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3.1.4 工艺流程 | 第41页 |
3.1.5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3.1.6 试验指标及测定 | 第42-4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4-55页 |
3.2.1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蒜粒黄度、白度影响比较 | 第44-45页 |
3.2.2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蒜粒蒜素含量影响比较 | 第45-46页 |
3.2.3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蒜粒复水前硬度、复水率影响比较 | 第46-47页 |
3.2.4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蒜粒复水后质构影响比较 | 第47-49页 |
3.2.5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蒜粒挥发性风味影响比较 | 第49-53页 |
3.2.6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蒜粒超微结构影响比较 | 第53-54页 |
3.2.7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蒜粒卫生指标影响比较 | 第54页 |
3.2.8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蒜粒干燥速率及能耗影响比较 | 第54-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真空冷冻和微波真空串联联合干燥大蒜粒干燥动力学双因素传质模型的研究 | 第57-7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8页 |
4.1.3 工艺流程 | 第58页 |
4.1.4 试验方法 | 第58-60页 |
4.1.5 试验指标及测定 | 第60-6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4.2.1 联合干燥特性曲线分析 | 第61-63页 |
4.2.2 联合干燥模型类型的优化选择 | 第63-67页 |
4.2.3 联合干燥干燥模型的确定 | 第67-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全文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