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符及其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 水稻氮素营养的意义 | 第12页 |
2 我国水稻氮肥使用过量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 第12-13页 |
3 基因型差异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13-15页 |
3.1 氮素利用率的定义 | 第13页 |
3.2 不同氮素利用率基因型水稻划分 | 第13-14页 |
3.3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利用率差异的机制 | 第14-15页 |
4 植物转录因子作用 | 第15页 |
5 LSD1型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5.1 LSD1型锌指蛋白基因的发现 | 第15-17页 |
5.2 LSD1型锌指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17-18页 |
6 LSD1型基因对植物氮素利用的作用 | 第18-19页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C2C2锌指蛋白基因OSLSD2超表达水稻材料的获得及分子鉴定 | 第20-32页 |
1 引言 | 第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 OsLSD2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1-22页 |
2.4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 | 第22-25页 |
2.5 超表达材料表达量分析 | 第25-26页 |
2.6 Southern杂交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3.1 超表达植株获得与阳性鉴定 | 第27-28页 |
3.2 PCR检测超表达效果 | 第28-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OSLSD2超表达对日本晴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第32-46页 |
1 引言 | 第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2.1 OsLSD2超量表达对日本晴生长影响分析 | 第33页 |
2.2 产量统计 | 第33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4页 |
3.1 OsLSD2超表达日本晴植株分蘖数、株高及节间长 | 第33-35页 |
3.2 OsLSD2超表达日本晴材料穗子与种子表型变化 | 第35-36页 |
3.3 OsLSD2基因超表达对日本晴吸收氮素的影响 | 第36-41页 |
3.4 OsLSD2基因超表达对日本晴氮素分布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 OsLSD2基因超表达对日本晴氮素转运和利用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OSLSD2超表达对武育粳7号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第46-60页 |
1 引言 | 第4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2.1 OsLSD2超量表达对武育粳7号生长影响分析 | 第47页 |
2.2 产量统计 | 第47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8页 |
3.1 OsLSD2超表达武育粳7号植株分蘖数、株高及节间长 | 第47-49页 |
3.2 OsLSD2超表达武育粳7号材料穗子与种子表型变化 | 第49-50页 |
3.3 OsLSD2基因超表达对武育粳7号吸收氮素的影响 | 第50-55页 |
3.4 OsLSD2基因超表达对武育粳7号氮素分布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 OsLSD2基因超表达对武育粳7号氮素转运利用的影响 | 第56-58页 |
4 讨论 | 第58-60页 |
全文讨论 | 第60-61页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创新点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附录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