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调味品的生产论文

淡水鱼加工副产物速酿鱼露的工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立题背景第9页
        1.1.2 立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鱼露的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鱼露概况第10页
        1.2.2 鱼露的加工技术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3 鱼露的风味研究第12-13页
        1.2.4 鱼露中的生物胺研究第13-14页
    1.3 酱油曲及其在鱼露加工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1 酱油曲及其酶系特点第14-15页
        1.3.2 酱油曲中的微生物第15页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5-17页
        1.4.1 研究目的第15页
        1.4.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3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17页
        2.1.1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17页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7页
    2.2 实验方法第17-20页
        2.2.1 米曲霉和黑曲霉种曲的制备第17-18页
        2.2.2 鱼露的制备及发酵第18页
        2.2.3 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保藏条件对发酵鱼露品质的影响第18页
        2.2.4 米曲霉和黑曲霉单独制曲的工艺优化第18-19页
        2.2.5 鱼露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对鱼露品质的影响第19-20页
    2.3 分析方法第20-22页
        2.3.1 基本成分的测定第20页
        2.3.2 pH测定第20页
        2.3.3 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3.4 总可溶性氮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3.5 TCA-肽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3.6 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3.7 硫代巴比妥酸(TBA)的测定第20-21页
        2.3.8 微生物分析第21页
        2.3.9 生物胺的测定第21页
        2.3.10 成曲蛋白酶活的测定第21页
        2.3.11 色泽的测定第21-22页
        2.3.12 非酶褐变的测定第22页
        2.3.13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第22页
        2.3.14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第22页
        2.3.15 感官评定第22页
    2.4 数据处理第22-2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3-49页
    3.1 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基本成分分析第23页
    3.2 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保藏条件对发酵鱼露品质的影响第23-31页
        3.2.1 不同保藏条件下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品质评价第23-25页
        3.2.2 副产物的保藏条件对发酵鱼露理化特性的影响第25-29页
        3.2.3 副产物的保藏条件对鱼露中挥发性化合物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第29-31页
    3.3 复合曲的制曲工艺优化第31-37页
        3.3.1 米曲霉和黑曲霉单独制曲的单因素实验第31-34页
        3.3.2 米曲霉和黑曲霉单独制曲的正交试验第34-36页
        3.3.3 复合曲接种对鱼露中氨基酸态氮和总可溶性氮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3.4 鱼露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第37-49页
        3.4.1 鱼露的发酵工艺优化第37-39页
        3.4.2 复合曲接种对鱼露理化特性的影响第39-44页
        3.4.3 复合曲接种对鱼露中挥发性化合物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第44-49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59页
附录二:不同保藏条件的副产物发酵所得鱼露中的挥发性成分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钗石斛低聚糖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其功能性研究
下一篇: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