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1 豆豉的起源和文化 | 第9-10页 |
| ·豆豉的起源 | 第9页 |
| ·豆豉的食药文化 | 第9-10页 |
| 2 豆豉的生产工艺 | 第10-13页 |
| ·曲霉豆豉 | 第11页 |
| ·毛霉豆豉 | 第11-12页 |
| ·细菌型豆豉 | 第12-13页 |
| 3 豆豉的营养价值及功能成分 | 第13-18页 |
| ·豆豉的营养价值 | 第13-14页 |
| ·豆豉的功能性成分 | 第14-18页 |
| 4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立题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臭豆豉中主要功能菌的分离鉴定 | 第20-3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 ·材料 | 第20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 ·纤溶活性初筛结果 | 第24页 |
| ·固态发酵复筛结果 | 第24-25页 |
| ·菌种鉴定 | 第25-28页 |
| ·纤溶酶产生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8页 |
| ·纤溶酶产生菌遗传稳定性的测定 | 第28-29页 |
| 3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DC-2菌株的生物活性特征 | 第30-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 ·材料 | 第30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 ·两株芽孢杆菌对人工胃液的耐受性 | 第32-33页 |
| ·两株芽孢杆菌对人工肠液的耐受性 | 第33页 |
| ·两株芽孢杆菌对胆盐的耐受性 | 第33页 |
| ·两株芽孢杆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第33-35页 |
| ·两株芽孢杆菌产酶效果 | 第35页 |
| 3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DC-2发酵大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6-4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 ·材料 | 第36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 ·DC-2发酵大豆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39页 |
| ·DC-2发酵大豆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39-40页 |
| ·DC-2发酵大豆提取物还原力测定 | 第40-41页 |
| ·DC-2发酵大豆提取物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1-42页 |
| ·DC-2发酵大豆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2页 |
| ·DC-2发酵大豆提取物对[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2-43页 |
| 3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高纤溶活性豆豉纯种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4-5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 ·材料 | 第4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 ·装样量对豆豉纤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5页 |
| ·大豆含水量对豆豉纤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不同碳源对豆豉纤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无机盐对豆豉纤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种龄对豆豉纤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接种量对豆豉纤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发酵温度对豆豉纤溶酶活力的影响 | 第50页 |
| ·发酵时间对豆豉纤溶酶活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 ·DC-2固体发酵产溶纤酶的动态分析 | 第51-52页 |
| 3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1. 总结 | 第53页 |
| 2. 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