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高师视唱练耳与合唱教学互助式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25页 |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视唱练耳课程的内容范畴 | 第14页 |
·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视唱练耳课程的任务与目的 | 第15-17页 |
·当前我国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 第17-18页 |
·高师合唱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高师合唱教学的内容与目的 | 第18-20页 |
·高师合唱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0-22页 |
·高师视唱练耳与合唱教学互助式训练的可能性 | 第22-25页 |
·两者的学科定位是互助训练的必然前提 | 第22-23页 |
·两者的教学内容是互助训练的基本条件 | 第23页 |
·优化教学效果是互助训练的共同追求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互助式训练中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25-50页 |
·音准训练 | 第25-33页 |
·音准的概念 | 第25-26页 |
·音准的类型 | 第26-27页 |
·音准训练的意义 | 第27页 |
·影响音准的主要因素 | 第27-29页 |
·音准训练的侧重点 | 第29-33页 |
·看谱唱词训练 | 第33-36页 |
·曲目的选用 | 第34页 |
·练习前的准备 | 第34-35页 |
·淡化唱名练习 | 第35页 |
·歌词节奏化 | 第35-36页 |
·多声部整体合作 | 第36页 |
·多声思维训练 | 第36-42页 |
·多声思维的界定 | 第36-37页 |
·多声思维训练的目的 | 第37页 |
·多声思维训练的途径 | 第37-42页 |
·内心听觉训练 | 第42-46页 |
·内心听觉的定义 | 第42页 |
·内心听觉训练的重要性 | 第42-43页 |
·内心听觉的训练方法 | 第43-46页 |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 第46-50页 |
·对音乐表现力的阐释 | 第46页 |
·音乐表现力在互助训练中的意义 | 第46页 |
·基本声乐技能是音乐表现力的保障 | 第46-47页 |
·合唱实际作品的引入加强视唱的音乐性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