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熟肉制品论文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类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缩写符号第14-15页
表格索引第15-17页
图形索引第17-19页
前言第19-20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20-57页
 1 南京板鸭生产与研究现状第20-35页
   ·南京板鸭的生产现状第20-24页
   ·传统南京板鸭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瓶颈第24-28页
   ·南京板鸭的研究现状第28-30页
   ·南京板鸭的现代化问题的粗浅认识第30-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2 腌腊肉制品脂类物质及风味研究状况第35-57页
   ·腌腊肉制品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第35-36页
   ·腌腊肉制品脂类物质研究状况第36-39页
   ·腌腊肉制品风味形成的程中的影响因素第39-42页
   ·腌腊肉制品脂类物质研究状况第42-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下篇 研究报告第57-126页
 第一章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脂类物质变化的研究第57-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实验材料第58页
   ·实验方法第58-60页
  2 实验结果第60-66页
   ·生产过程股二头肌中主要指标的变化第60-64页
   ·生产过程皮下脂肪中主要指标的变化第64-66页
  3 讨论第66-71页
   ·原料鸭腿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第66-67页
   ·脂类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第67-71页
  4 小结第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第二章 南京板鸭原料中肌内主要磷脂组分研究第74-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5-77页
   ·实验材料第75页
   ·实验方法第75-77页
  2 实验结果第77-82页
   ·南京板鸭原料中肌内卵磷脂和脑磷脂的HPLC制备第77页
   ·南京板鸭原料中肌内卵磷脂和脑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第77-78页
   ·南京板鸭原料中肌内卵磷脂和脑磷脂分子种的HPLC分离第78-79页
   ·南京板鸭原料中肌内卵磷脂和脑磷脂的MS分析第79-82页
   ·南京板鸭原料中肌内卵磷脂和脑磷脂的主要分子种及含量第82页
  3 讨论第82-84页
   ·磷脂与肉制品风味的关系第82-84页
   ·磷脂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第84页
  4 小结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第三章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力变化研究第88-9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实验材料第88页
   ·实验方法第88-89页
  2 实验结果第89-92页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腿部肌肉中酸性脂肪酶活性变化第89-90页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腿部肌肉中中性脂肪酶活性变化第90页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腿部肌肉中酸性磷脂酶活性变化第90-91页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91-92页
  3 讨论第92-93页
  4 小结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四章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脂类物质的氧化研究第97-10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7-98页
   ·实验材料第97页
   ·实验方法第97-98页
  2 实验结果第98-101页
   ·加工过程中南京板鸭胸腿肌肉中盐分和水分含量的变化第98页
   ·不同加工工艺阶段板鸭胸腿部皮下脂肪过氧化值的变化第98-100页
   ·不同工艺阶段板鸭胸腿部皮下脂肪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的变化第100页
   ·不同加工工艺过程板鸭胸腿部肌肉组织羰基双烯值的变化第100-101页
  3 讨论第101-103页
   ·肌肉中水分和盐分对南京板鸭脂质氧化的影响第101-102页
   ·加工工艺条件对南京板鸭脂质氧化的影响第102页
   ·生产过程中脂肪的氧化状况第102-103页
   ·南京板鸭脂质氧化对其安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第103页
  4 小结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第五章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及其变化的研究第107-12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7-108页
   ·实验材料第107页
   ·实验方法第107-10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8-117页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股二头肌风味成分的测定结果第108-109页
   ·生产过程中各工艺阶段南京板鸭风味成分的组成分析第109-116页
   ·南京板鸭风味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第116-117页
  3 讨论第117-122页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各类成分来源及变化第117-119页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第119页
   ·脂类物质形成板鸭风味成分的机理分析第119-122页
  4 小结第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6页
全文结论第126-127页
创新说明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