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5页 |
·中国对虾下脚料应用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热反应型风味基料 | 第14-18页 |
·热反应型风味基料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热反应风味基料风味形成机理 | 第15-18页 |
·调味料中风味研究概况 | 第18-23页 |
·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食品滋味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中国对虾下脚料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 | 第25-44页 |
前言 | 第25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风味物质分析方法建立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42页 |
·风味物质萃取条件的建立 | 第26-38页 |
·SPME提取中国对虾下脚料挥发性风味物质及鉴定 | 第38-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中国对虾下脚料非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 第44-55页 |
前言 | 第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 第45页 |
·呈味化合物的提取 | 第45页 |
·可溶性糖的测定 | 第45页 |
·甜菜碱的测定 | 第45-46页 |
·有机酸的测定 | 第46页 |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第46-47页 |
·核苷酸的测定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中国对虾下脚料营养成分分析 | 第47-48页 |
·中国对虾下脚料中可溶性糖和甜菜碱的含量 | 第48页 |
·中国对虹下脚料中有机酸的含量 | 第48-50页 |
·中国对虫下下脚料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50-52页 |
·中国对奸下脚料中主要的呈味核苷酸含量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中国对虾下脚料酶解液制备 | 第55-71页 |
前言 | 第5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5-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蛋白酶活力测定 | 第56页 |
·酶解工艺路线 | 第56页 |
·酶解产物感官品评 | 第56页 |
·响应面分析 | 第56页 |
·数据分析 | 第5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70页 |
·酶蛋白活力测定 | 第56-57页 |
·酶的选择 | 第57-58页 |
·Alcalase、Flavourzyme以及Dispase酶解单因素试验 | 第58-63页 |
·蛋白酶复合酶解组合的选择 | 第63-64页 |
·二步分段蛋白酶酶解工艺优化 | 第64-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虾味香精制备工艺研究 | 第71-83页 |
前言 | 第71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71-72页 |
·实验材料 | 第71页 |
·仪器 | 第71-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的测定 | 第72页 |
·糖类的组成与含量的测定 | 第72页 |
·热反应制备方法 | 第72页 |
·分析方法 | 第72-74页 |
·Maillard反应产物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 第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81页 |
·热反应原料选择 | 第74-76页 |
·均匀设计优化实验的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感官品评的有效性 | 第77-78页 |
·Maillard产物的风味成分分析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创新点 | 第84页 |
·存在问题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附录一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表 | 第91-92页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