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 ·文本阅读研究的兴起 | 第11页 |
| ·场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 | 第11-12页 |
| ·心理学中的人格特征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 ·文本阅读中的情景模型 | 第13-16页 |
| ·空间情景模型中的探测和回指相结合的研究范式 | 第16-17页 |
| ·认知方式的研究 | 第17-19页 |
| ·人格理论的研究 | 第19-25页 |
| ·关于教师阅读和认知方式的研究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研究的总体构想 | 第27-3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7-28页 |
| ·研究意义 | 第28页 |
| ·理论意义 | 第28页 |
| ·实践意义 | 第28页 |
| ·研究的内容与假设 | 第28-29页 |
| ·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 ·研究工具与实验材料 | 第30-33页 |
|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 ·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认知方式和情境模型建构关系的研究 | 第35-40页 |
| ·研究程序 | 第35页 |
| ·研究结果 | 第35-38页 |
|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第35-36页 |
| ·情景模型建构中的空间距离效应 | 第36-37页 |
| ·不同认知方式之间的差异 | 第37-38页 |
| ·教师年龄和阅读时间之间关系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人格特质在认知方式与情景模型建构中的调节作用 | 第40-43页 |
| ·人格特质与认知方式和情景模型的相关 | 第40页 |
| ·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 | 第40-43页 |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3-49页 |
| ·讨论 | 第43-45页 |
| ·空间距离效应 | 第43-44页 |
| ·年龄对结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人格因素的调节作用 | 第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证实了空间距离效应 | 第45页 |
| ·不同认知方式在空间距离效应上有差异 | 第45页 |
| ·行事风格起到调节作用 | 第45-46页 |
| ·年龄对本实验有影响 | 第46页 |
| ·本研究的创新 | 第46-47页 |
| ·探索文本阅读过程情景模型建构中的个体差异 | 第46页 |
| ·探索人格因素在文本阅读和认知方式相互作用中的调节作用 | 第46页 |
| ·把理论研究和实用研究尝试结合起来 | 第46-47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7页 |
| ·研究被试数量上的不足 | 第47页 |
| ·研究过程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47页 |
| ·研究结果与预期有出入 | 第47页 |
|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 ·情景模型建构中的个体差异因素 | 第48页 |
| ·人格因素之外的因素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 第48页 |
| ·更科学的研究教师能力差异对教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