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师心理学论文

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以C市教师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1页
    1.1 问题提出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2.1 情绪劳动第11-20页
        2.1.1 情绪劳动的概念第11-13页
        2.1.2 情绪劳动的维度与测量第13-14页
        2.1.3 情绪劳动的理论模型第14-17页
        2.1.4 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第17-20页
    2.2 职业认同第20-23页
        2.2.1 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第20-21页
        2.2.2 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第21-22页
        2.2.3 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2.3 职业倦怠第23-25页
        2.3.1 职业倦怠的概念第23页
        2.3.2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第23-25页
    2.4 情绪劳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第25-27页
        2.4.1 情绪劳动与职业认同第25页
        2.4.2 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第25-26页
        2.4.3 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第26-27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7-32页
    3.1 研究框架第27页
    3.2 研究假设第27页
    3.3 研究对象第27页
    3.4 统计方法第27-28页
    3.5 研究工具第28-32页
        3.5.1 情绪表达规则知觉量表第28-29页
        3.5.2 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量表第29-30页
        3.5.3 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第30-31页
        3.5.4 职业倦怠量表第31-32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32-50页
    4.1 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第32-33页
    4.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3-40页
        4.2.1 情绪劳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3-36页
        4.2.2 职业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6-37页
        4.2.3 职业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7-40页
    4.3 情绪劳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第40-44页
        4.3.1 情绪劳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间的相关第40-41页
        4.3.2 情绪劳动、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的回归第41-44页
    4.4 情绪劳动的中介效应检验第44-50页
        4.4.1 情绪劳动在职业认同和情绪衰竭上的中介检验第46-47页
        4.4.2 情绪劳动在职业认同和去个性化上的中介检验第47-48页
        4.4.3 情绪劳动在职业认同和低成就感上的中介检验第48-50页
第5章 分析与讨论第50-63页
    5.1 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第50-52页
        5.1.1 中小学教师的情绪劳动现状第50页
        5.1.2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第50-51页
        5.1.3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第51-52页
    5.2 情绪劳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2-56页
        5.2.1 情绪劳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2-54页
        5.2.2 职业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4-55页
        5.2.3 职业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5-56页
    5.3 情绪劳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第56-58页
        5.3.1 情绪表达规则知觉与情绪劳动策略第56页
        5.3.2 情绪劳动与职业认同第56-57页
        5.3.3 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第57-58页
        5.3.4 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第58页
    5.4 情绪劳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回归讨论第58-59页
        5.4.1 情绪劳动与职业认同的回归分析第58页
        5.4.2 情绪劳动、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第58-59页
    5.5 情绪劳动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讨论第59-60页
    5.6 建议第60-63页
第6章 结论与不足第63-65页
    6.1 研究结论第6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附录第72-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理答行为探析
下一篇: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财政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