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挂面干燥工艺 | 第11-12页 |
1.1.1 传统干燥工艺 | 第11页 |
1.1.2 高温高湿干燥工艺 | 第11-12页 |
1.2 干燥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影响 | 第12-14页 |
1.2.1 温度 | 第12-13页 |
1.2.2 相对湿度 | 第13页 |
1.2.3 风速 | 第13-14页 |
1.3 淀粉质量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1 淀粉含量与组分的变化 | 第14-15页 |
1.3.2 淀粉理化性质 | 第15页 |
1.4 干燥工艺对淀粉理化性质影响 | 第15-17页 |
1.4.1 干燥工艺对淀粉含量与组分影响 | 第15-16页 |
1.4.2 干燥工艺对淀粉结构的影响 | 第16页 |
1.4.3 干燥工艺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6页 |
1.4.4 湿热处理对小麦淀粉的影响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温高湿干燥工艺对干挂面产品质量特性影响 | 第18-29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8-19页 |
2.2.3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2.2.4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2.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2.3.1 干燥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2 干燥工艺参数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3 干燥工艺参数对挂面产品质量影响的贡献率 | 第22页 |
2.3.4 单因素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 | 第22-27页 |
2.4 讨论 | 第27-28页 |
2.5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温高湿干燥工艺对煮后挂面质量特性影响 | 第29-37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3.1 干燥工艺参数对挂面产品煮后品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干燥工艺参数对挂面产品质量影响的贡献率 | 第31-32页 |
3.3.3 单因素对挂面蒸煮特性的影响 | 第32-35页 |
3.4 讨论 | 第35-36页 |
3.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高温高湿干燥工艺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7-54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37页 |
4.2.2 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4.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4.3.1 干燥工艺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4.3.2 干燥工艺对淀粉膨胀特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3 干燥工艺对淀粉糊化黏度特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4 干燥工艺对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5 干燥工艺对淀粉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6 干燥工艺对淀粉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7 淀粉特性与挂面品质相关性 | 第48-51页 |
4.4 讨论 | 第51-52页 |
4.4.1 干燥工艺参数对淀粉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2 淀粉特性与挂面质量的关系 | 第52页 |
4.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干燥过程中淀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 | 第54-64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5.2.1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5.2.2 试验设计 | 第54-55页 |
5.2.3 试验方法 | 第55页 |
5.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2页 |
5.3.1 干燥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规律 | 第55-56页 |
5.3.2 干燥过程中淀粉膨胀特性变化规律 | 第56-57页 |
5.3.3 干燥过程中淀粉糊化黏度特性变化规律 | 第57-59页 |
5.3.4 干燥过程中淀粉热力学特性变化规律 | 第59-62页 |
5.4 讨论 | 第62-63页 |
5.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6.1 结论 | 第64-66页 |
6.2 问题及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