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的综合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黄水 | 第9-16页 |
·发酵黄水的理化特性 | 第9-10页 |
·黄水成分的分析 | 第10-12页 |
·黄水的营养价值及其利用基础 | 第12-14页 |
·黄水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及应用 | 第16-19页 |
·超临界CO_2流体特性 | 第16-17页 |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的基本工艺流程 | 第17页 |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特点 | 第17-18页 |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的应用以及展望 | 第18-19页 |
·酱油 | 第19-22页 |
·酱油市场概况 | 第20页 |
·酱油的分类及质量标准 | 第20页 |
·酱油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 | 第20-22页 |
·酱油色素的形成 | 第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超临界CO_2萃取黄水中风味组分 | 第25-33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5页 |
·实验工艺及过程 | 第25-27页 |
·超临界CO_2萃取黄水中风味组分的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单因素实验的确定 | 第27页 |
·正交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27-28页 |
·实验数据及讨论 | 第28-32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黄水母液制取酱油的理论基础及工艺确立 | 第33-57页 |
·产品的理论基础 | 第33页 |
·产品生产工艺路线的提出 | 第33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试剂 | 第33-34页 |
·设备 | 第34页 |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34-40页 |
·黄水经超临界CO_2萃取后母液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34-40页 |
·浓缩工艺方法 | 第40页 |
·除酸工艺方法 | 第40页 |
·配兑工艺方法 | 第40页 |
·实验设计 | 第40-43页 |
·浓缩工艺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除酸工艺的试验设计 | 第41页 |
·配兑工艺的试验设计 | 第41-4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55页 |
·黄水超临界CO_2萃取后母液的各项成分含量分析 | 第43页 |
·浓缩工艺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除酸工艺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配兑工艺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黄水制取的酱油成品中成分的含量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工业设计初步探讨 | 第57-64页 |
·工艺流程方框图 | 第57-59页 |
·物料衡算的探讨 | 第59页 |
·工业设备选型及流程 | 第59-61页 |
·黄水制取酱油调味液加工厂的工厂设计 | 第61-62页 |
·车间内部布置设计 | 第61页 |
·三废处理 | 第61页 |
·生产排班及人员配置 | 第61-62页 |
·工厂整体规划 | 第62页 |
·黄水制取酱油调味液的经济估算 | 第62-63页 |
·成本分析 | 第62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附录1 工艺流程图 | 第66-67页 |
附录2 黄水酱油食品加工厂的工厂设计图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