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

现代汉语感官动词“看”的语义特征及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一、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二、理论背景及依据第10-13页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3-17页
        (一)关于感官动词“看”的研究第13-14页
        (二)关于感官动词“看”的具体研究第14-17页
第二章 感官动词“看”的语义特征分析第17-29页
    一、“看”的义项考察第17-23页
    二、“看”的原型语义及其宾语特征第23-24页
    三、“看”的扩展语义及其宾语特征第24-29页
        (一)“观察”义及其宾语第24-25页
        (二)“观赏”义及其宾语第25页
        (三)“访问”义及其宾语第25页
        (四)“诊治”义及其宾语第25-26页
        (五)“照顾”义及其宾语第26页
        (六)“尝试”义及其宾语第26页
        (七)“判断”义及其宾语第26-27页
        (八)“照料”义及其宾语第27页
        (九)“提防”义及其宾语第27页
        (十)“取决”义及其宾语第27-29页
第三章 感官动词“看”的语义扩展路径及机制第29-44页
    一、“看”的语义扩展路径第29-31页
    二、“看”的语义扩展机制第31-44页
        (一)隐喻第31-35页
        (二)转喻第35-44页
            1.部分-全体第35-39页
            2.具体-抽象第39-40页
            3.一般-特殊第40-44页
第四章 感官动词“看”的教学策略第44-53页
    一、感官动词“看”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第44-47页
        (一)频率优先原则第45页
        (二)注重对比原则第45-46页
        (三)点面结合原则第46-47页
    二、感官动词“看”的课堂教学方法第47-53页
        (一)联想教学法第47-48页
        (二)语境教学法第48-49页
        (三)游戏教学法第49-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用法习得偏误研究--以“起来、出来、下来、下去”为例
下一篇:泰国学生汉语名量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