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概述 | 第12页 |
1.2 原花青素 | 第12-20页 |
1.2.1 原花青素的提取 | 第14-17页 |
1.2.2 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 | 第17-19页 |
1.2.3 原花青素的降脂作用 | 第19-20页 |
1.2.4 原花青素的应用 | 第20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1.3.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20-21页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响应面法优化莲壳原花青素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材料与设备 | 第23-2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2.2 设备与仪器 | 第23-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3.1 莲壳粉的制备 | 第24页 |
2.3.2 莲壳中原花青素粗提物的制备 | 第24页 |
2.3.3 莲壳原花青素的测定 | 第24-26页 |
2.3.4 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工艺 | 第26页 |
2.4 莲壳原花青素提取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2.4.2 响应曲面分析结果 | 第28-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莲原花青素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材料与设备 | 第36-3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3.2.2 设备与仪器 | 第36-3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3.3.1 莲原花青素粗提物的制备 | 第37页 |
3.3.2 莲原花青素粗提物的结构表征 | 第37-38页 |
3.4 结果 | 第38-45页 |
3.4.1 莲原花青素紫外-可见光谱特征 | 第38页 |
3.4.2 莲原花青素红外光谱特征 | 第38-39页 |
3.4.3 莲原花青素的HPLC-QTOF-MS/MS分析 | 第39-45页 |
3.5 讨论 | 第45-47页 |
3.5.1 莲原花青素的结构 | 第45-46页 |
3.5.2 莲壳与莲蓬原花青素组成的特色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莲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8-59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材料与设备 | 第48-49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4.2.2 设备与仪器 | 第4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4.3.1 莲原花青素粗提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49-50页 |
4.3.2 细胞实验主要试剂 | 第50页 |
4.3.3 HUVECs细胞的培养 | 第50-51页 |
4.3.4 DMSO对HUVECs细胞的毒性试验 | 第51页 |
4.3.5 原花青素粗提物对HUVECs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51页 |
4.3.6 原花青素粗提物对H_2O_2损伤HUVECs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51-52页 |
4.4 结果 | 第52-56页 |
4.4.1 莲原花青素粗提物抗氧化作用 | 第52-53页 |
4.4.2 DMSO对HUVECs细胞的毒性试验 | 第53-54页 |
4.4.3 莲原花青素粗提物对HUVECs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54页 |
4.4.4 H_2O_2对HUVECs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54-56页 |
4.4.5 原花青素粗提物对H_2O_2损伤HUVECs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56页 |
4.5 讨论 | 第56-58页 |
4.5.1 莲原花青素粗提物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 第56-57页 |
4.5.2 莲原花青素粗提物对细胞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莲原花青素的纯化及其体内代谢分析 | 第59-71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材料与设备 | 第59-60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5.2.2 设备与仪器 | 第59-60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5.3.1 莲原花青素纯化 | 第60页 |
5.3.2 纯化后莲原花青素鉴定 | 第60-61页 |
5.3.3 纯化后的莲原花青素提取物活性成分体内代谢研究 | 第61-62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8页 |
5.4.1 莲原花青素的纯度 | 第62页 |
5.4.2 纯化后莲原花青素组成分析 | 第62-65页 |
5.4.3 HPLC-ESI-QTOF-MS鉴定纯化物原花青素代谢产物 | 第65-68页 |
5.5 讨论 | 第68-69页 |
5.5.1 AB-8 大孔树脂对莲房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纯化作用 | 第68页 |
5.5.2 莲原花青素在大鼠体内主要通过降解作用和葡萄糖磺酸化进行代谢 | 第68-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莲原花青素纯化物对小鼠的降脂功效 | 第71-90页 |
6.1 引言 | 第71页 |
6.2 材料与设备 | 第71-72页 |
6.2.1 实验材料 | 第71-72页 |
6.2.2 设备与仪器 | 第72页 |
6.2.3 实验动物 | 第72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72-77页 |
6.3.1 小鼠饲养条件 | 第72页 |
6.3.2 实验分组和处理 | 第72-73页 |
6.3.3 实验小鼠血清和组织的预处理 | 第73页 |
6.3.4 小鼠体重变化及状态观察 | 第73页 |
6.3.5 组织中蛋白含量测定 | 第73-74页 |
6.3.6 SOD活力测定 | 第74页 |
6.3.7 GSH含量测定 | 第74-75页 |
6.3.8 GST含量测定 | 第75页 |
6.3.9 MDA含量测定 | 第75-76页 |
6.3.10 血清指标 | 第76页 |
6.3.11 肝脏TG、TC、LDL-C和HDL-C含量的测定 | 第76页 |
6.3.12 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76-77页 |
6.3.13 数据处理 | 第77页 |
6.4 结果与分析 | 第77-88页 |
6.4.1 小鼠体重、肝脏及脂肪组织变化 | 第77-79页 |
6.4.2 血清中脂质水平、血糖、胰岛素及IR值得变化 | 第79-82页 |
6.4.3 血清中瘦素水平 | 第82页 |
6.4.4 血清中ALT、AST、ALP水平 | 第82-84页 |
6.4.5 肝脏组织中脂质水平及肝脏组织学 | 第84-85页 |
6.4.6 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85-88页 |
6.5 讨论 | 第88-89页 |
6.5.1 莲原花青素能有效降低高脂小鼠的体重、脂肪含量及脂肪细胞形态大小 | 第88页 |
6.5.2 莲原花青素有效改善高脂小鼠的脂质水平 | 第88-8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7.1 结论 | 第90-91页 |
7.1.1 莲壳原花青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 第90页 |
7.1.2 莲原花青素的结构表征 | 第90页 |
7.1.3 莲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 | 第90页 |
7.1.4 莲原花青素纯化 | 第90页 |
7.1.5 原花青素的体内代谢 | 第90-91页 |
7.1.6 莲原花青素降脂作用 | 第91页 |
7.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