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1.1 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应用 | 第12-14页 |
1.1.1 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1.1.2 醋酸菌的来源及分类 | 第12-13页 |
1.1.3 醋酸菌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 醋酸菌的生长与代谢 | 第14-17页 |
1.2.1 醋酸菌的生长 | 第14-15页 |
1.2.2 醋酸菌的代谢特点及酶学特性 | 第15-16页 |
1.2.3 醋酸菌耐酸机制研究 | 第16页 |
1.2.4 醋酸菌耐乙醇机制研究 | 第16-17页 |
1.3 醋酸菌保藏方法及保藏效果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1 液态法保藏醋酸菌 | 第17-18页 |
1.3.2 固态法保藏醋酸菌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 材料 | 第20-22页 |
2.1.1 菌种 | 第20页 |
2.1.2 培养基 | 第20-21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2 方法 | 第22-25页 |
2.2.1 ApH 1.01常规液体保藏条件的研究 | 第22-23页 |
2.2.2 底物乙酸及乙醇对ApH 1.01生长及生理调节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3 ApH 1.01固态保藏条件的研究 | 第24-25页 |
2.2.4 液体保藏、固态保藏条件与效果验证 | 第25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2.3.1 活菌数的测定 | 第25页 |
2.3.2 总酸的测定 | 第25页 |
2.3.3 乙醇浓度的测定 | 第25页 |
2.3.4 ADH、ALDH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2.3.5 显微镜分析 | 第26页 |
2.3.6 细胞多糖的测定 | 第26页 |
2.3.7 气质联用测定细胞膜脂肪酸成分 | 第26-27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7-43页 |
3.1 ApH 1.01液体保藏条件的研究 | 第27-31页 |
3.1.1 活化时间的确定 | 第27页 |
3.1.2 Plackett-Burman试验对显著因素的筛选 | 第27-28页 |
3.1.3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3.1.4 二次拟合响应面的分析 | 第30-31页 |
3.2 底物乙酸及乙醇对ApH 1.01生长及生理调节的影响 | 第31-37页 |
3.2.1 ApH 1.01生长曲线与醇酸转化规律 | 第31页 |
3.2.2 酸度、乙醇浓度对ApH 1.01生长与生理调节的影响 | 第31-36页 |
3.2.3 酸度、乙醇浓度对ApH 1.01生长的交互影响 | 第36-37页 |
3.3 ApH 1.01固态保藏条件的研究 | 第37-42页 |
3.3.1 麸皮用量对固态保藏ApH 1.01存活性及ADH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接种量对固态保藏ApH 1.01存活性及ADH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3.3.3 培养时间对固态保藏ApH 1.01存活性及ADH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含水率对固态保藏ApH 1.01存活性及ADH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3.3.5 Box-Behnken试验优化ApH 1.01固态保藏条件 | 第39-41页 |
3.3.6 二次拟合响应面的分析 | 第41-42页 |
3.3.7 较优固态保藏条件的确定及验证实验 | 第42页 |
3.4 液体保藏、固态保藏条件与效果验证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4.1 ApH 1.01液体保藏条件的研究 | 第43页 |
4.2 底物乙酸及乙醇对保藏ApH 1.01生长及生理调节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ApH 1.01固态保藏条件的研究 | 第44-45页 |
4.4 ApH 1.01液体保藏、固态保藏条件与效果验证 | 第45页 |
5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