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1 果实采后病害防治方法 | 第13-16页 |
1.1.1 物理方法 | 第13-14页 |
1.1.2 化学方法 | 第14页 |
1.1.3 生物方法 | 第14-16页 |
1.2 诱导抗性概述 | 第16-20页 |
1.2.1 诱导抗性的激发子 | 第16-17页 |
1.2.2 诱导抗性的类型 | 第17-19页 |
1.2.3 诱导抗性的过程 | 第19-20页 |
1.3 酵母细胞壁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3.1 酵母细胞壁的结构 | 第20-21页 |
1.3.2 细胞壁完整性通路 | 第21-23页 |
1.3.3 酵母细胞壁物质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第23页 |
1.3.4 酵母细胞壁物质在果实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灭活酵母菌体对果实抗性的诱导作用 | 第26-40页 |
2.1 前言 | 第26-27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2.2.1 培养基、果实与病原菌 | 第27页 |
2.2.2 灭活酵母菌体制备 | 第27-28页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8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2.3.1 活体酵母与灭活酵母菌体对梨果实青霉病的直接抑制作用 | 第32-33页 |
2.3.2 灭活酵母菌体对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第33-34页 |
2.3.3 培养时间对灭活酵母菌体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4 诱导时间对灭活酵母菌体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第35页 |
2.3.5 病原菌孢子浓度对灭活酵母菌体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6 灭活酵母菌体对樱桃番茄果实黑斑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第36-37页 |
2.3.7 灭活酵母菌体对扩展青霉体外生长的影响 | 第37页 |
2.3.8 灭活酵母菌体对扩展青霉在梨果实伤口处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2.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灭活酵母菌体对果实抗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0-49页 |
3.1 前言 | 第4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3.2.1 果实、病原菌与灭活酵母菌体 | 第40-41页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1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3.3.1 灭活酵母菌体对梨果实SOD活性的影响 | 第44页 |
3.3.2 灭活酵母菌体对梨果实CAT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3 灭活酵母菌体对梨果实POD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4 灭活酵母菌体对梨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3.3.5 灭活酵母菌体对梨果实PAL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6 灭活酵母菌体对梨果实GLU和CHI活性的影响 | 第47页 |
3.4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酵母细胞壁对梨果实抗性的诱导作用 | 第49-65页 |
4.1 前言 | 第4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9-55页 |
4.2.1 果实与病原菌 | 第49页 |
4.2.2 酵母细胞壁制备 | 第49-50页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0-51页 |
4.2.4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2页 |
4.3.1 酵母细胞破壁效果观察 | 第55-56页 |
4.3.2 酵母细胞壁对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第56-57页 |
4.3.3 不同酵母细胞壁诱导果实抗性的作用比较 | 第57页 |
4.3.4 酵母细胞壁蛋白对诱导果实抗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5 酵母细胞壁对扩展青霉体内和体外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6 酵母细胞壁对梨果实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7 酵母细胞壁对梨果实PR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 第60-62页 |
4.4 讨论 | 第62-65页 |
第五章 酵母细胞壁中诱抗活性物质初探 | 第65-73页 |
5.1 前言 | 第65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65-68页 |
5.2.1 果实、病原菌、灭活酵母菌体与酵母细胞壁 | 第65页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5-66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66-68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5.3.1 活体酵母和灭活酵母菌体的显微形态比较 | 第68-70页 |
5.3.2 细胞壁多糖组成 | 第70-71页 |
5.3.3 酵母细胞壁和其多糖组分诱导果实抗性的作用比较 | 第71页 |
5.4 讨论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74页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