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调味品的生产论文--食用色素论文

复配天然色素的研究及在饮料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0-21页
    1.1 天然色素概述第10-11页
        1.1.1 食用色素发展史第10页
        1.1.2 天然色素的优缺点第10-11页
        1.1.3 天然色素的分类第11页
        1.1.4 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第11页
    1.2 天然色素主要提取方法第11-13页
        1.2.1 溶剂提取法第12页
        1.2.2 超声波提取法第12页
        1.2.3 超临界萃取法第12-13页
        1.2.4 微波提取法第13页
        1.2.5 酶提取法第13页
    1.3 天然色素的色泽稳定性第13-16页
        1.3.1 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1.3.2 提高天然色素稳定性的方法第15-16页
    1.4 天然色素的生理活性第16-18页
        1.4.1 抗氧化作用第16页
        1.4.2 抗炎抑菌作用第16-17页
        1.4.3 抗肿瘤作用第17页
        1.4.4 降血脂作用第17页
        1.4.5 改善视疲劳第17-18页
        1.4.6 其他作用第18页
    1.5 天然色素的应用前景第18-19页
        1.5.1 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8-19页
        1.5.2 在保健品中的应用第19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9-21页
        1.6.1 研究意义第19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1页
    2.2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3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4 水溶性天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性质的比较第23-24页
        2.4.1 水溶性天然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及色价的确定第23页
        2.4.2 水溶性天然色素热稳定性研究第23-24页
        2.4.3 水溶性天然色素光稳定性研究第24页
        2.4.4 水溶性天然色素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第24页
    2.5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第24-28页
        2.5.1 模拟物颜色的确定第25页
        2.5.2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第25页
        2.5.3 复配色素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第25-27页
        2.5.4 HPLC-ESI-MS/MS鉴定花色苷成分第27-28页
    2.6 复配色素在饮料中的应用第28-31页
        2.6.1 饮料配方的确定第28-29页
        2.6.2 饮料杀菌时间的确定第29-30页
        2.6.3 饮料辅色剂的选择第30页
        2.6.4 饮料的贮存稳定性第30-3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1-63页
    3.1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性质的比较第31-40页
        3.1.1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及色价的确定第31页
        3.1.2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热稳定性研究第31-34页
        3.1.3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光稳定性研究第34-37页
        3.1.4 多种水溶性天然色素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第37-38页
        3.1.5 酸性条件下水溶性天然色素的选择第38-40页
    3.2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第40-53页
        3.2.1 模拟物颜色的确定第40页
        3.2.2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第40-42页
        3.2.3 复配色素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第42-47页
        3.2.4 HPLC-ESI-MS/MS定性鉴定花色苷成分第47-53页
    3.3 复配色素在饮料中的应用第53-63页
        3.3.1 饮料配方的确定第53-56页
        3.3.2 饮料杀菌时间的确定第56-58页
        3.3.3 饮料辅色剂的选择第58-60页
        3.3.4 饮料的贮存稳定性第60-63页
4 结论第63-64页
    4.1 酸性条件天然色素的选择第63页
    4.2 天然色素复配调色第63页
    4.3 复配色素在饮料中的应用第63-64页
5 展望第64-65页
6 参考文献第65-73页
7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3-74页
8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秋葵种子抗抑郁活性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两种低聚果糖理化特性及对益生菌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