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热处理保鲜果蔬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2.1 热处理的作用机理 | 第9-10页 |
1.2.2 热处理对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 | 第10-12页 |
1.3 莲藕保鲜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1 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热处理对莲藕贮藏品质的影响 | 第14-25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4-1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17页 |
2.2.1 实验材料的处理方法 | 第15页 |
2.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5-16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16-1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3页 |
2.3.1 热处理对莲藕失重率的影响 | 第17页 |
2.3.2 质构仪分析热处理对莲藕质地的影响 | 第17-19页 |
2.3.3 热处理对莲藕颜色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4 热处理对莲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20页 |
2.3.5 热处理对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6 热处理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7 热处理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22页 |
2.3.8 热处理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9 热处理对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第23页 |
2.4 小结 | 第23-25页 |
3 抗坏血酸钙对莲藕贮藏品质的影响 | 第25-33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页 |
3.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第25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3.2.1 样品处理方法 | 第25页 |
3.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5页 |
3.2.3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3.3.1 抗坏血酸钙对莲藕失重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2 质构仪分析抗坏血酸钙对莲藕质地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3 抗坏血酸钙对莲藕颜色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4 抗坏血酸钙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3.3.5 抗坏血酸钙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6 抗坏血酸钙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7 抗坏血酸钙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页 |
3.3.8 抗坏血酸钙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9 抗坏血酸钙对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4 莲藕热处理保鲜机制的研究 | 第33-40页 |
4.1 主要试剂与实验器材 | 第33-34页 |
4.1.1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4.1.2 主要实验器材 | 第33-3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4.2.1 试剂的配制 | 第34-35页 |
4.2.2 样品处理方法 | 第35页 |
4.2.3 蛋白上样量的确定 | 第35页 |
4.2.4 电泳测定莲藕蛋白表达 | 第35-37页 |
4.2.5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7-39页 |
4.3.1 蛋白上样量的选择 | 第37页 |
4.3.2 热处理前后莲藕蛋白SDS-PAGE区别 | 第37-38页 |
4.3.3 热处理前后莲藕PPO SDS-PAGE区别 | 第38页 |
4.3.4 热处理前后莲藕POD SDS-PAGE区别 | 第38-39页 |
4.4 小结 | 第39-4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40页 |
5.2 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A | 第47-51页 |
附录B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