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类胡萝卜素概述 | 第8-9页 |
·类胡萝卜素的分布及其功能 | 第8页 |
·类胡萝卜素的基本结构及特殊性质 | 第8-9页 |
·螺菌黄质系类胡萝卜素的分布及结构 | 第9页 |
·类胡萝卜素主要生产方法 | 第9-11页 |
·化学合成法 | 第9-10页 |
·植物和水生生物萃取法 | 第10页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0-11页 |
·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 第11页 |
·类胡萝卜素在球形节杆菌中的合成途径 | 第11-12页 |
·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选育 | 第12-13页 |
·类胡萝卜素作为功能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实验菌体 | 第15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5页 |
·培养基 | 第15-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培养条件 | 第16页 |
·诱变方法 | 第16-17页 |
·筛选方法 | 第17页 |
·球形节杆菌破壁方法 | 第17-18页 |
·类胡萝卜素萃取和纯化方法 | 第18页 |
·主要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1-43页 |
·球形节杆菌诱变育种 | 第21-23页 |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1页 |
·诱变剂量的确定 | 第21-22页 |
·类胡萝卜素产生菌的筛选结果 | 第22-23页 |
·球形节杆菌胞内类胡萝卜素萃取方法 | 第23-25页 |
·球形节杆菌破壁方法的选择 | 第24页 |
·胞内类胡萝卜素萃取条件的确定 | 第24-25页 |
·类胡萝卜素的定性分析 | 第25-30页 |
·薄板层析及吸收光谱扫描结果 | 第26-27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 第27页 |
·类胡萝卜素萃取液各组分LC-MS鉴定结果 | 第27-30页 |
·液态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 第30-38页 |
·碳源和氮源对球形节杆菌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pH和温度对球形节杆菌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31页 |
·装液量和接种量对球形节杆菌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31-33页 |
·KH_2PO_4和MgSO_4·7H_2O对球形节杆菌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33页 |
·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33-36页 |
·类胡萝卜素积累曲线 | 第36页 |
·发酵过程中添加物的研究 | 第36-38页 |
·球形节杆菌作为功能饲料添加剂可行性以及类胡萝卜素稳定性分析 | 第38-43页 |
·氨基酸组成测定 | 第39-40页 |
·脂肪酸组成测定 | 第40-41页 |
·萃取液中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研究 | 第41-43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