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豆类制食品论文--大豆制食品论文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大豆的营养价值第9-10页
   ·豆腐的营养价值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大豆品种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第12-15页
       ·大豆蛋白质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第13-14页
       ·脂肪含量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第14页
       ·矿物质含量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第14-15页
     ·加工条件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第15-17页
       ·浸泡温度和时间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第15-16页
       ·蛋白热变性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第16页
       ·凝固剂和凝固条件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第16-17页
     ·豆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7页
     ·豆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2 引言第19-21页
   ·课题提出的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第20-21页
     ·大豆基础成分的测定第20页
     ·北豆腐的制作第20页
     ·北豆腐品质指标的测定第20页
     ·大豆品种与北豆腐得率及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第20页
     ·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第20页
     ·北豆腐质量分级标准的初步构建及大豆品种选择依据的制定第20-21页
3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1-28页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21-22页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27页
     ·大豆理化指标的测定第22-23页
     ·北豆腐制备工艺第23页
     ·北豆腐品质指标的测定第23-27页
       ·感官评定第23-24页
       ·北豆腐得率的测定第24页
       ·北豆腐保水性的测定第24-25页
       ·北豆腐质构特性的测定第25-26页
       ·北豆腐色泽的测定第26-27页
       ·北豆腐化学成分的测定第27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27-28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8-47页
   ·大豆组分测定结果分析第28-30页
   ·北豆腐得率及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分析第30-36页
     ·北豆腐得率及保水性的测定结果分析第30-31页
     ·北豆腐营养指标测定结果分析第31-32页
     ·北豆腐质构特性测定结果分析第32-34页
     ·北豆腐色泽测定结果分析第34-35页
     ·北豆腐感官评定结果分析第35-36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得率及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6-39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得率及保水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6-37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质构特性的相关分析第37-38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营养指标的相关分析第38-39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得率及品质指标的回归分析第39页
   ·感官评定与仪器分析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第39-40页
     ·感官评定与仪器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第39-40页
     ·北豆腐感官评定与仪器分析指标间的回归分析第40页
   ·聚类分析第40-44页
   ·北豆腐质量分级标准的初步构建及大豆品种选择依据的制定第44-47页
     ·北豆腐质量分极标准的初步构建第45页
     ·大豆品种选择依据的制定第45-47页
5 结论第47-50页
   ·大豆组分测定结果第47页
   ·北豆腐得率及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第47页
     ·北豆腐得率及保水性测定结果第47页
     ·北豆腐营养指标测定结果第47页
     ·北豆腐质构指标测定结果第47页
     ·北豆腐的色泽测定结果第47页
     ·北豆腐的感官评定结果第47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得率及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第47-48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得率及保水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47-48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质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48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48页
     ·大豆组分与北豆腐得率及保水性的回归分析结果第48页
   ·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第48-49页
     ·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48页
     ·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指标间的回归分析结果第48-49页
   ·聚类分析第49页
     ·以北豆腐总体可接受性、硬度、亮度为参考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第49页
     ·以北豆腐的保水性为参考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第49页
     ·以北豆腐营养成分为参考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第49页
   ·北豆腐质量分级标准的初步构建及大豆品种选择依据的制定第49-50页
6 创新点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Abstract第56-58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接触式拉曼光谱法血液酒精检测技术的理论分析
下一篇:齿果酸模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特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