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9-17页 |
1、自我妨碍 | 第9-10页 |
(1) 自我妨碍的定义 | 第9页 |
(2) 自我妨碍的分类 | 第9-10页 |
(3) 自我妨碍的动机 | 第10页 |
2、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 | 第10-14页 |
(1) 环境变量 | 第11-12页 |
(2) 人口学变量 | 第12页 |
(3) 个人因素 | 第12-14页 |
3、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归因 | 第14-15页 |
4、学业自我妨碍与学业表现 | 第15页 |
5、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1)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 | 第15-16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17-18页 |
1、研究目的 | 第17页 |
2、研究假设 | 第17页 |
3、研究对象 | 第17页 |
4、研究工具 | 第17-18页 |
5、研究过程 | 第18页 |
6、数据分析 | 第18页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8-33页 |
研究一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学业效能、归因倾向的特点 | 第18-23页 |
1、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特点 | 第18-21页 |
(1)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不同维度及总体水平的差异 | 第18-19页 |
(2)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年级差异 | 第19-20页 |
(3)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性别与职务上的差异 | 第20页 |
(4) 高中生行为式学业自我妨碍在性别与职务上的差异 | 第20-21页 |
2、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 第21-22页 |
3、高中生成就归因倾向的特点 | 第22-23页 |
(1) 高中生的成就归因倾向 | 第22页 |
(2) 高中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归因评价倾向 | 第22-23页 |
研究二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学业效能、归因及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 第23-33页 |
1、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成就归因和学业自我效能的成绩差异 | 第23-25页 |
(1)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成绩差异 | 第23-24页 |
(2) 高中生成就归因的成绩差异 | 第24-25页 |
(3)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成绩差异 | 第25页 |
2、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和学习成绩的预测变量 | 第25-28页 |
(1)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预测变量 | 第25-27页 |
(2) 高中生学业成绩的预测变量 | 第27-28页 |
3、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成就归因与学业自我妨碍间的中介效应 | 第28-30页 |
4、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学业效能、成就归因与学习成绩的影响路径 | 第30-33页 |
四、讨论 | 第33-42页 |
1、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现状 | 第33-34页 |
(1)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总体特点 | 第33页 |
(2)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年级差异 | 第33-34页 |
(3)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性别差异 | 第34页 |
(4)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职务差异 | 第34页 |
2、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3、高中生的成就归因特点分析 | 第35页 |
4、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归因的成绩差异 | 第35-37页 |
(1)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学习成绩 | 第35-36页 |
(2)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 | 第36页 |
(3) 高中生成就归因与学习成绩 | 第36-37页 |
5、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学习成绩的预测变量 | 第37-39页 |
(1) 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预测变量 | 第37-38页 |
(2) 高中生学习成绩的预测变量 | 第38-39页 |
6、高中生学业效能感在成就归因与学业自我妨碍间的中介作用 | 第39-40页 |
7、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学业效能感、成就归因与学习成绩的影响路径 | 第40-41页 |
8、研究不足 | 第41-42页 |
五、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