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剧的演唱与传承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专著类 | 第9页 |
(二)志书类 | 第9页 |
(三)论文类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陇剧艺术的概述 | 第11-18页 |
一、陇东的概况及其民间主要艺术形式 | 第11-12页 |
(一)“陇东”的概况 | 第11页 |
(二)“陇东”的民间主要艺术形式 | 第11-12页 |
二、陇东道情的产生及发展 | 第12-13页 |
(一)陇东道情的产生 | 第12页 |
(二)陇东道情的发展 | 第12-13页 |
三、从陇东道情到陇剧 | 第13-14页 |
四、陇东道情和陇剧的异同 | 第14-15页 |
(一)演出形式、规模不同 | 第14-15页 |
(二)演职人员组成不同 | 第15页 |
五、影响陇剧发展的原因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陇剧的演唱研究 | 第18-31页 |
一、陇剧唱腔的形成 | 第18-27页 |
(一)从道情戏中的继承、改造和创新 | 第18-23页 |
(二)演唱形式 | 第23-24页 |
(三)陇剧唱腔的三大特点 | 第24-27页 |
二、“三小”的唱腔研究——以小旦为例 | 第27-30页 |
(一)旦角介绍 | 第27页 |
(二)小旦的演唱 | 第27-30页 |
三、陇剧名家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陇剧的发展现状 | 第31-34页 |
一、陇剧演出市场的现状 | 第31-32页 |
二、陇剧演出市场的成因 | 第32-34页 |
(一)现代传播方式下的陇剧 | 第32-33页 |
(二)西方音乐影响下的陇剧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陇剧保护和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34-37页 |
一、陇剧传播和表演的建议 | 第34-35页 |
(一)陇剧的传播方式 | 第34页 |
(二)陇剧的表演方式 | 第34-35页 |
二、陇剧的保护 | 第35-37页 |
(一)搜集整理陇剧的曲谱工作 | 第35页 |
(二)培养专业陇剧演员工作 | 第35-36页 |
(三)规范陇剧的演出舞台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件 | 第43-51页 |